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_李白坚快乐作文模式的具体内容

ysl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_李白坚快乐作文模式的具体内容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1.怎样能写好作文2.

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_李白坚快乐作文模式的具体内容

       现在,我将着重为大家解答有关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的话题,我们开始讨论吧。

1.怎样能写好作文

2.什么是当代作文

3.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4.写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到哪里找相关材料?

5.学科教学资源应该怎样更好地和课程融合300字作文

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_李白坚快乐作文模式的具体内容

怎样能写好作文

       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道理上,学生们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搜肠刮肚也难以下笔。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就要致力于提高对写作文的兴趣,从“要我写”的被动状态向“我要写”的主动状态转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写作的兴趣。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辞发于外。好的文章无一不是人们激情感慨之作。有了情感,思维自然活跃,心潮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很想一吐为快,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常常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笔下便如“自有源头活水来”,下笔千言,如有神助。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产生灵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首先自己要对生活有所感悟。

       要把生活这股活水引入作文的水池。生活--只有学生熟悉的生活才是学生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的源头。初中生尽管年龄不大,生活阅历有限,但爱好广泛,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无限广阔的世界便展现在眼前。这里,总有学生熟悉的事物、喜欢的东西,更有许多蕴含深意的素材,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挖掘和引导,或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展示含蓄隽永的材料,或创设激动人心的情境等,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写作兴趣。重视积累 打好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百字新事”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本质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

       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剪报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剪报一篇,旁加对文章的点评、心得、联想,可从文章的主题与内容、情感出发,亦可从文章写作方式方法入手。这项训练既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为学生自主选择读写材料、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落实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剪报作文与写作读后感有着本质区别,后者重在“感”,而剪报作文则重视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不仅在于对写作内容的“感”,还在于对写作的内容、过程与方法的“评”,体味文章成功之道,树立自己的作文标准。

       上两者交替进行,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新闻引路 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与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通过想象、思维和语言优化训练求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语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闻的规范模式,不会造成模式化的恶果。交给工具 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作者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步骤“想”展画脑图,实质是发散性思维,通过展开联想引导线索、丰富内容,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联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并引导学生遵从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等联想三法则对事物进行联想使文章内容全面、丰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连续思维使文章内容深刻。步骤“选”完善脑图,实质是“聚敛思维”,要求学生按照“合题意要求、正确或合理、独到而新颖、利于发挥优势”的原则考虑写作内容写与不写、详写与略写、先写与后写,对内容进行归类。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什么是当代作文

       《写作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首先选择了《写作教学教什么》研读。

       本书不同于以往读过的书籍,在设计上颇具亮点。作者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这是“值得你慢慢读的书”,是“需要用笔来读的书”。分为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三个部分,既有专家视角的引领讲解,也有研修学员的沉浸式体验,更有教研员的交流分享。每个章节的开头有专家介绍、热身活动、学习目标,还有讲解过程中的观察者点评,每个小章节之后的要点评议与提炼,一章结束后的反思、问题研讨和后续学习活动。内容十分丰富,这一系列的编排就使读者全身心的参与其中,一边读一边要思考问题,写下答案,记下笔记,回味反思。所以,整本书读的并不轻松,但确实也反思不少,收获不少。

       书中的很多地方,我都做了圈点批注,写上了自己的思考,下面我就按书中章节顺序梳理自己最有感触的点。

       第一章,写作教学的检讨与前瞻,我觉得这章是点点戳中我的弱点,深有共鸣。虽说教了十年书,也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可是我似乎还是不会教作文,总觉得没有教材,没有序列,不如小学初中那么明确具体。用书中的话说,“写作要么不教,一教就变成了应试化的写作教学”,我现在的作文教学基本都是围绕应试,缺乏过程指导。或者说,我们平时的写作其实是“散文写作”,散文是没有章法的,所以散文从本质上是不可教的,例如我很喜欢让学生写周记,但是这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我是一点都教不了的,能做到的只是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不能奢求在周记写作方面发掘出更多亮点,应该把写作教学重心投射到其他文体上。写作课程分为“任务写作、创意写作、随笔写作”。后两者其实教师的作用不是很大,我们更应把重心放在一些实用文体的任务写作中。比如李白坚老师教描写,其实就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和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你只叫学生仔细观察,却不教学生如何观察,学生是做不到的。这又让我想起,我只叫学生积累素材,却不教他们如何积累,说学生描写不具体,却不教学生如何才能描写具体。另外我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写作,却忽视修改;空讲很多写作理论,却没有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困难与症结入手切入写作教学,是忽视学情的写作教学,是考虑“我要教什么”而非“学生要学什么”。

       第二章,写作教学的新进展,郑桂华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明白为何学生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随笔,并且随笔也写的很好,应该说写作水平不低了,可是为什么在考场上的作文成绩却一般的原因。郑老师把写作分为“为交流的写作”和“自我抒发的写作”平时的写作更多的是“自我抒发的写作”,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特别看重的,但“为抒发的写作”其能力主要依赖学生的学养和积累,往往不是语文教师能够独立做到的,就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却做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就类似第一章里提到的“随笔写作”和“创意写作”。而“为交流而写作”,类似于“任务写作”,则一定要引导学生有“读者”意识,“任务”意识。考场作文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为交流写作”,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学生眼中一定要有“读者”,明白我写这篇文章目的何在,任务何在。我们在引导学生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其实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思维的训练或者表达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模型。这些才是我们可以教的地方,用力要用对地方。另外郑老师也对我一直很推崇的读写结合提出质疑,为获得资讯的阅读对语言模型的构建作用是很有限的,很多经典是阅读范本而非写作范本,读好书是读到了好书中的有效信息,不一定能模仿,而且很难模仿,不一定对写作有帮助。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其实是为了加深他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其情感与作者文字的交流,这个其实也是我不可教的地方,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同时,郑老师也提出了改变以往作文教学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高成本思路,转而讲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一是从作文的写作过程入手来探讨作文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另一种是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来设计作文分项训练过程,但是这些话对我来说还是很抽象,有隔鞋搔痒之恨,要继续研究揣摩。

       第三章,交际语境的写作,第四章,功能性写作学习。这两章主要围绕交际目的,读者意识,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唤醒经验几个方面讨论写作教学的方法,但课例多为小学作文教学,于我的指导意义不是很明显,理论性也相对较强,所以感触不算太多,故略过不谈。

       第五章,微型写作课程设计原理。这一章应该是整本书中可操作性最强,最能引发我思考的章节。我以前在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就专门提过“微写作”的概念,有时最有效的往往是最简单的。当然这是从降低学生写作难度,克服畏惧心理来谈的。其实,转换思路,我们教师教作文也可以“微型化”,我们以往总是在抱怨高中没有写作教材,没有写作序列可以参考,我还曾经设想过自己建立一个写作序列,但是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而本书也明确指出我国的写作课程一直试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反复让早已具备“合金式”思维能力的学生削足适履去适应单一化的写作课程内容,写作课程序列化的追求是有待商榷的。今年带高三,我本打算像以往一样从作文的审题、结构、素材、语言等方面系统讲解。但读了本书后,我才发觉自己其实做了很多无用功,其实考场作文从高一开始的每次考试后我都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对以上内容其实是知晓的,如果再给学生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本书提到的微型写作课程——主题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给了我有益启示。我下一步的作文教学,重心应该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上。为此,我以开学考的作文为例,先阅读学生习作,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混乱,没有观点。2、主题单一,或离题远。3、素材不能很好的说明观点。最为突出的两点是,这是写一封信,但有学生的写作是“无对象”的自我抒发,讲述的与内容和材料没有任何联系,另一点就是太过口语化,侃侃而谈,却分不清“观点”和“事实”的区别,例如有学生就认为“不要在开车时打电话”是一个明确的观点,觉得讲述完自己的话后用这句话来总结就可以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把全班57位同学的作文按不同问题分作8类,让他们集中讨论问题在哪,然后书面反馈,在我点评之后,全组集中力量修改一份作文,多次反复修改后,把原文和改文贴在一起让全班同学阅读比较。我想这就是基于学生写作问题和困难设计的微型课程。

       同时,本书最后的课例研究工作坊中郑桂华教授的引导学生分清“事实”和“观点”的微型课程也给了我有益启示,刚好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叙述冗长却没有明确观点的问题,我下一阶段备课的重点正在于此。

       最后一章,基于量表的写作教学。引导我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我们的作文评分标准。其实当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的作文只能得45分的时候,我并不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我其实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批作文标准训练,评作文分其实很主观,而且我似乎也只会评考场作文,因为还有一个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参考,我还能大致从内容、结构、表达方面摸索出一些得分的依据,其他类型的作文真是凭主观好恶打分。而这一章提出的评分量表是一种较为具体的评分标准,而且书中也提供了外国作文评价的具体依据,我手头也刚好有一本《美国语文》高中版,参看下来,我国的作文评分标准确实比较抽象,难于对学生产生具体的指导。当然,虽然知道了我们评价存在的问题,但是真要自己设计一份评分量表还是非常考验老师功力的,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把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细化,有针对性的挑出几条,让学生自己对照、自评、小组评、师评。再深入的思考,期待在工作室中集思广益,能够和师傅姐妹兄弟们探索出更有效的评分标准。

       厌倦遐思,其实这本书读一遍并不够,在写读书笔记时慢慢回味,又发现自己遗忘了不少有效信息,同时又产生了不少想法。同时,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启发你想,更启发了你去做,只有在做中实践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一个从强调“言之有序”,到强调“言之有物”,再到强调“言之有情”的过程。很长时间里,作文教学训练,要求学生在文章的结构和词语上下功夫。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小语界开始认识到语言的条理性来源于观察的顺序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作文教学也强调从观察入门和从内容入手,强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新课程实施以后,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出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由于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文教学园地可谓“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作文教学此起彼伏、蓬勃发展。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作法、新经验层出不穷,已经形成了南北风格、东西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情境作文”、“快乐作文”、“自由作文”、“快速作文”、“个性作文”、“研究性系列作文”、“交际作文”、“读写结合”、“童话作文”、“科际作文”、“双轨作文”、“生活作文”、“奇趣作文”、“美术作文”等等,均各秉一端、独树一帜。下面向诸君介绍一些相关信息,以求抛砖引玉。

       1、情景作文

        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于是便有了情景作文教学模式。所谓情景作文,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场合,有意无意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获得一定的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这种作文训练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问题,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情景作文是从作文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情景,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了一个个精彩的情景,情景不同,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也不尽相同。但是,情景作文总有它固有的特点,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式:1、出题设置,激发好奇心理。如,上课铃响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铁锤锤蛋锤不碎”这几个大字,一个个问号立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铁锤锤蛋怎么可能锤不碎鸡蛋呢?莫非是只铁蛋?……一上课,学生就被这些问题吸引住了,他们的思维在瞬间得到了驰骋。2、情景演示,激发探究心理。3、知情明理,激发“欲吐”心理。4、交流碰撞,激发感悟心理。情景作文教学倡导教师做向导,给学生指路,做读者,去欣赏学生;做朋友,和学生“商量”;做教练,给学生指导。情景作文教学变单向讲授性指导为互动交际性指导,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情景作文教学注重作文与做人的和谐发展,还学生一个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作文的全过程。

       2、童话作文

        童话作文已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早在1989年2月,上海吴立岗等开始“用合作教学形式写童话体作文”的实验,1990年7月浙江施民贵等开展“小学生学编童话”实验,1993年秋,湖南开始“童话作文引路语文教学实验”,都相继成功。童话体作文是深受小学生喜欢的一种作文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运用以下方法训练儿童撰写童话体作文:1.穿针引线。指教师给出几样小物品,比如小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让学生用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把它们串连起来。2.举一反三。如一位学生发现牵牛花很像小号,就写了篇《牵牛小号》。教师以此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哪些植物的花、叶或果实等像乐器,知道学生写新童话。3.承前启后。根据已知童话故事增加新的情节,把故事往下编,使已知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有趣。如续编《狐狸和乌鸦》。4.移花接木。即把此事物的某些特性移到他事物的身上,或给某一事物赋于他事物的特征。5.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展开想像,用各种方法、手段加以弥补,使事物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6.是非颠倒。即用逆向思维的形式,反串或超常规地编写故事。如把强大的写成弱小的,让弱小的变成强大的,把好的写成坏的,让坏的变成好的……7.循果问因。即根据事情的结果追溯它的起因。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一些知识性的童话。8.按图索文。是指给学生一幅或几幅,让学生通过想像,写成一个有情节、有情趣的文章。9.借“音”生“情”这里的“音”指音响,“情”指情节。此方法最适合于低年级的小朋友,如老师放一段动物鸣叫的录音,让小朋友编写童话故事。10.推陈出新。引导学生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老故事里,找到想像点,融合自己的思想,根据自己的个性,编写出全新的故事。如根据经典成语《龟兔赛跑》,编写出新版的故事。

       3、快乐作文

        快乐作文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境,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倾注于笔端,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快乐作文教学强调激发习作兴趣。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快乐作文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快乐作文教学活动不拘一格,鼓励多类型作文,充分体现习作个性。努力做到作文“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作文“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作文“诗歌化”,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作文“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快乐作文是一种崭新的以游戏为教学手段的作文课。它完全打破了以往命题作文的旧模式,让孩子们最轻易地赢得了“攫取生活素材”和“产生写作激情”这两大写作基本条件,为他们步入写作的美好殿堂,洞开了趣味而科学的大门。近年来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采用“快乐作文教学法”使作文教学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迅速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4、语感练习作文

        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从语感练习着眼,创设作文教学的模拟情境,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是我们当前小语界唯一一种语感练习作文法。贾老师作文教学设计的特色就是:抓住一个关键词,让这一关键词在滚动发展中实行多方组合,由词发展成为句,由单句发展成复句,由小节发展成为段落,乃至最后发展成为全篇文章。这就是词语的滚动、碰撞,就像一个活跃的化学分子一样,在滚动、碰撞中,实行多方组合。他的作文教学可总结为五个字:高、趣、真、活、实。高:立足点高。贾老师的“教学生作文不是为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趣: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真:让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写得具体,写得真切。他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从“我”写起;其次指导学生从“我们”写起;再次指导学生从“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起。作文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活:首先化整为零,让学生学会写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局部,一个物体;其次再集“零”为整,逐步过渡到写一段、一篇文章。实:扎实抓好小学各阶段的作文训练。三年级着重进行句段练习,四年级让学生分别练习有开头、结尾、事件的篇章,五年级重点训练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

       5、自由作文

        安徽省特级教师武宏钧于1983年开始自由作文教改实验,85年在《小学教学研究》杂志撰文,在国内率先提出自由作文新理念。而后全国的自由作文的试验风起云涌,如今这一理念写入新《语文课程标准》。“自由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自由作文是指那些不由他人出题目、给材料、设需要,而由小学生自己自由进行的作文练习。自由作文有六大特征:即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自由修改。它强调各种形式的自由写作。如:日记、周记、随笔、课外练笔、编报活动等。自由作文教学遵循大量读写原则,自主作文原则,开放感受原则,张扬个性原则,思维训练原则,少改重评原则,自主修改原则,鼓励肯定原则。自由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教学系统。自由作文需要科学有效的指导,要求老师做到“六导六有”:教师导源→使习作言之有物;教师导路→使习作言之有序;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改→使习作心中有数;教师导评→使习作言之有理;教师导练→使习作借鉴有法。自由作文有四大优越性:1、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自由作文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学生心理压力减轻,能在良好的心态下作文。2、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自由作文几乎没有什么限制,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大量出现。4、表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自由作文给他们表露的机会,充满个性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一张真实而又独特的面孔。

       6、快速作文

        湖南省特级教师杨初春老师从1984年开始进行快速作文教改实验,现已推广到除西藏、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以杨初春老师为代表的快速作文试验,是作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训练学生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在四十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作文训练五步:<一>基础训练:多读多写,读写结合。①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写作目的教育,认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②积累写作材料(典型、准确、记牢);③丰富写作材料(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学群众口语);④训练书写能力(清楚、规范、工整)。<二>思维训练:多思多辨,虚实结合。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马列毛论,掌握两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②加强抽象思维训练(讨论、辩论);③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参观、访问、写回忆录)。<三>写作速度训练:严格要求,限时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四>技巧训练:专题指导,讲练结合。(审题十五法、构思十法、行文四法、修改四法……)<五>综合训练:限时作文,巩固成果。①各种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综合运用;②各个作文环节(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综合训练;③各类文体及各种作文形式(命题、选题、看图、材料、自拟)的综合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四法:<一>写作周期限时法:“两高一快”即高速度、高效率、快节奏。<二>指导先实后虚法:先写后评。(写作-评议-修改)<三>评阅浏览自改法:教师粗略浏览,及时讲评,学生自己修改、互改。<四>训练分步强化法:即严格按五步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强化“先写后导”,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批改处理快、评价、反馈快,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7、研究性作文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其教学基本模式流程分四个阶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开始,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有能力开展研究的问题。

       2、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获取作文素材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地查资料、阅读、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实践、记录、比较、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与所制定的目的计划进行对照,解决问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纪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响、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3、书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实物和书面材料。

       4、全班交流展示阶段。包括:研究报告或研究体会的张贴(在班内墙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宣读交流、出版学生个人、小组和班内的研究报告与研究体会专辑、推荐发表等。

       8、读写结合作文

        广东省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体系颇具特色。他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体系,可以用“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这四“有”来概括。(1)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2)有序——乱中求序,分步训练。(3)有点——华中求实,突出重点。(4)有法——死是求活,交给规律。具体到作文法,有四个要点:其一,四想:(1)想一想文章的中心;(2)想一想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3)想一想文章的题目;(4)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谋篇。其二,三拟:(1)拟好题目;(2)拟好提纲;(3)拟好主次。其三,二写:(1)写好稿子;(2)誊写作文。其四,一多:多修改。⑦读写结合学习法:(1)从读学解题,结合作文练审题和拟题;(2)从读学归纳中心,结合作文练怎样表现中心:(3)从读学怎样分段和概括段意,结合作文拟写作提纲;(4)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结合作文练怎样安排详略;(5)从读学捕捉文章重点段,结合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6)从读学品评课文,结合作文练自改作文;(7)从读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结合作文练观察方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一把“金钥匙”。

       9、科学实验作文

        以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实验作文在全国独树一帜,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主张摈弃知识本位的传统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和个性差异,进行认真而有效的作文教学改革。主张的“关注人性本真,发展儿童语言”,倡导的“激发交往动机,走向目标完成”,追求的“培养兴趣习惯,促进一生发展”。其教学的主要策略是: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导促进并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努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科学实验作文,引导学生“可从实验的过程角度去思考,可从自己的情感角度去思考,可从自己感悟的角度去思考,还可从老师给大家的印象去思考。”选择权和命题权放手,听到同一个问题,学生的心情不一样;同一节作文课,学生的印象也不一样。“同一实验不同体验,同一实验不同的题材与命题,同样命题不同的中心与表达。”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人人有表达的欲望,学生自由下笔,畅快淋漓,无拘无束,不时有亮丽的思维火花闪现。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实验式作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0、个性化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个性化作文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

        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原则:1、创新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在写作实践中抒真情,吐感悟,4、整体性原则。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个性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一)多样化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方向、视点、层面去选材、构思、立意,力求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写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作文。(二)多形式表达训练。如变换文体形式,变换角色叙述,变换结构模式。(三)多类型习作训练。如无主题习作练笔(坚持写日记、做读书笔记);展开想象习作(如续写作文、听音乐作文、画图写作文、睹物想象作文、学写科幻故事、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等);有主题习作指导。(捕捉节日、活动作文,实验作文);专题作文指导。如组织和指导小学生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等。或让学生练习写家里所有的成员,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以传记的形式记叙所写的人物。(四)重视评价,通过“佳作欣赏”等形式自评互评,组织大家评议好在哪,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个性作文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能使学生作文放飞心灵:同一题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选材;同一内容,有不同的表达。让学生作文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局面,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

       11、生活作文

        生活作文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其教学策略有三点: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如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医生热情为病人治病,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同学之间友爱帮助……2.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如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游艺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观工厂,深入农村……3.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

       二、描绘生活,谱写七彩虹。1.从点切入,夯实基础。在教学中具体地抓了这几种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动物素描、景物素描、场面素描、外貌素描、动作素描、语言素描、心理素描。2.分线入轨,掌握写法。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个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

       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如看物联想。出示“一张照片”、“一本荣誉证书”,再启发他们提出问题,想象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独立成文。再如设计人物角色、设计班队活动、设计报刊、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房屋……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同时让他们充实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12、美术作文

        所谓美术作文就是小学生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文章中选择最佳意境与情景、配以相适宜的插图的一种形式与方法。美术作文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学生在写写画画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创造素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体方式是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文学著作、语文课本中优秀插图以及优秀的美术作文作业,主要了解这些作品文章与画如何搭配,如何相连。在撰写好的作文中,寻求作文意境表现画面,并且明确美术作文的图文结合的格式和绘画的表现形式。学生在美术作文训练中,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形式,重点对作文配图的创作意境、配图的表现方法选择进行讨论,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直至完成文与图相配的课堂练习。

       13、科技作文

        科技作文指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入手,找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通过各种形式,嫁接其他学科内容,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沟通,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上互相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习作能力。科际作文从以下三种形式入手。一是小型记实文。如画写结合:指的是作文课与美术课的结合。说写结合:小学思品课和社会课,课后一般都有“说”的作业,如“想想说说”“说一说”。二是做写结合:小学思品课和劳动课,课后一般都有要求学生“做”的作业。这样的作业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继续把做过的内容写一写。三是小型读后感。如《思想品德》课的课文,为了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大多数是先向学生介绍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学生读过这些生动的故事,不会无动于衷,一定能联系周围实际或自己的实际,产生许多感想,这时,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也是较容易的事。科际作文,既是作文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又是其他学科学习的深化和拓展。把“写”挤进课堂,一定会使作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14、多媒体组合作文

        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作文,就是将多媒体组合作文课堂,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多种媒体最优地组合,从而使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最佳功能。常见的做法有:(1)声像引路,即利用录像引入新课。(2)例文分析,即借助投影和录像引导学生分析、借鉴例文。(3)指导观察,指导学生运用在“例文分析”这个环节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可观察实物,也可观察录像),并分析整理观察结果口述。多媒体组合教学把现代教学媒体引入到作文教学课堂,促进了作文教学的现代化。但这是一个教学改革的探索的过程,尚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完善。

       15、双轨作文

        “双轨作文”又称之为“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试验。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以大量读写为教学手段,强调课内外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面积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习作教学模式。“双轨运行”的“双轨”是指识字双轨、阅读双轨(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类)、听说双轨、习作双轨(课内习作和自由习作相结合)。“双轨作文”一是指阅读作文,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读书笔记”。二是指生活作文,具体说是指观察生活练作文。低年段(一二年级)以看图作文为主;中高段(3~5年级)为快速作文。阅读作文与生活作文构成双轨,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任务。这就是双轨运行新体系。

       16、交际作文

        交际作文是新课程标准下秉承人性化理念作文的一种有效模式。在交际作文中,交际的内涵主要是“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而口语交际是基本目标,是过程前奏,能够为交际作文提供情境资源和多维的层面。真正实现“交际作文”目标是在“书面交际”的落实。具体操作可概括为:第一步:激情导入,凝练传神。教师要言简意赅、绘声绘色地揭示作文的价值,明确作文的动机,起到激趣导向的作用。第二步:创设情景,链接生活。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生命的每个细胞都处于亢奋状态,再引领学生步入生活的殿堂,身临其境,再观、感、悟,最终心神醒悟,个性飞扬。此步可听故事,观展览,看表演等。第三步:多向交际,适时评价。此为交际作文之“心脏”,其职在于搜集、筛选、积淀素材。而且口语交际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可由少数到小组再到大组最后到全班,让学生多渠道地整合多方面的信息。第四步:激情练笔,成就动机。此环节为学生在“书面交际”中倾吐真情的路径,有时学生身心投入,有的甚至情感之语如汩汩流淌的山泉、语出惊人,震慑四座,一发不可收拾。此环节包括构思立意,列纲起草等。第五步:修改加工,品读评价。本着人性化理念,以鼓励为主,相信每位学生能成功,让集体分享成功的喜悦,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和途径(如看题目、看开头、看主题、看过渡、看细节、看人物景物等。),以利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其方法可为:互相评改,分享感受;学生自改,小结反思;教师评改,直击要害。

       17、奇趣作文

        奇趣作文是由北师大教育博士、香港理工大学MBA硕士史秀荣女士潜心研究20载,精心探索总结出的“小学生奇趣作文”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有五点:1、图画式:将“构思”这一关键环节采用“构思图”的方法,思路清晰,框架明了,具体易行。2、游园式:教师如同主持人,引导学生畅游在一个个欢乐的“游戏”中,学生乐而不疲,兴致盎然。3、体验式:采用体验式的方法写作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乐而不疲。4、一稿两作:学生作文每篇写两次。首次为初稿,评讲后,把初稿当成“病人”,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当“医生”,学生进行再创作式的“边抄边修改”,写成定稿,力求精品,装集成册。5、强调创新和个性:每一次写作训练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训练,更强调学生良好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绝不将写作模式化、框架化,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如“创新作文建议”、“自由创作园”的安排。在奇趣作文课堂上,史老师带着学生品尝“美食园”,在精典的片断阅读中品味佳作的文采;留恋“礼品间”,在有趣的学习中积累优美词语;作客“聊天室”,在对话中学习如何写出活动的气氛;游历“快乐大本营”,在纸杯烧水的实验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践“创作园”,奇趣作文令学生耳目一新。史老师的奇趣作文具有继承性、实效性、前沿性、服务性等特点,是一种为学生、老师所喜爱的作文学习方法。

写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到哪里找相关材料?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篇1

        我一直讨厌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很烦:要写日期,要写题目,摘抄还要画圆圈,评论要画五角星。

        写读书笔记是语文课上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上课没带上就会被批评,我就因为没带这个大本子被批评过。读书笔记本非常厚实,我想大概有一斤重。每天放学都要带回家,背书包都背得累死了。可是写读书笔记是每天必做的任务,不带回家不行啊。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想法。那天,我忘记了语文书,我就去翻读书笔记本,因为我们每天的语文课上都要记些内容记在上面。一行行工工整整的字迹扑入眼帘,我感到很开心,我高兴地读起来记录的内容。读书笔记竟然给自己带来了帮助。

        在读书笔记本上,我还记了很多的陌生词语及其解释。这些解释都是我通过理解文章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写下的。这样做,我又理解、掌握了好多词语。

        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前,我不知道怎么复习才好,没有头绪,我就翻开读书笔记本。本子上记着好多语文知识:课文内容理解、易错字、写作方法……这些内容都可以帮我进行复习。语文试卷发下来时,我竟然得了高分。我觉得写读书笔记真是太有用了。

        从此,我不讨厌写读书笔记了。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篇2

        放学后,“我”奔向窃读的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既快乐又惧怕的窃读,有时候,以

        雨天为借口,可以在书店里长时间的看书。走出书店的我,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是吃饭长

        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中心思想:

        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我”“窃读”时的独特感受与百般滋味,将一个极其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充满灵性的“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段落结构

        《窃读记》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我”常常到书店去“窃读”。

        第二段(第5至第9自然段):“我”在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

        第三段(第10自然段):“我”时刻记得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篇3

        我喜欢的书犹如天上那数不胜数的繁星,可是非要让我挑一个我最喜欢的,那我只能选《查理九世》的一篇——《尤加特拉希生命树》来说一说吧!

        尤加特拉希生命树在一个城里,那一个城名叫尤加特拉希城,下面我讲一段关于这个故事的内容吧!

        “汪!”查理鼓励似的吠叫一声,小伙伴不得加快了脚步。一冲出漆黑的通道,他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树洞口竟伫立着一棵巨大无比的树,这时查理突然吸了口气,赫然醒悟到:“我终于知道这是什么啦!这是一棵活着的尤加特生命树。从中我知道了只要敢于探险就能发现许多让人出乎意料的宇宙中的秘密。

        虽然他们找到了那一颗树,但不幸的事却在他们身上发生了,那个可恨的温莎公爵又来打扰他们……

        今天我又看了几遍,查理他们真是机智勇敢总能巧妙的解决困难。

        今天我真高兴,又读了那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篇4

        今天,在辅导员培训班开课前,我拿出了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写的《作文教学跟我来》一书来看,刚看一会,已经爱不释手了,这本书对于害怕作文课的我有了和大的启发。 读了书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作文教学的必要前提——摄取“生活素材”,我才知道,原来我平时给学生摄取的作文素材其实只是一个形式,走过场,并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五官感受去观察、体验、感受生活,纯粹是为了作文而做。

        当我看了书中提供的课堂实录——比手劲,我豁然开朗:原来提供习作素材不只是给学生创设情境,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某一创设的情境或素材,怎样教导学生“摄取”生活素材,作文教学并非每堂课都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带领学生用他们的“眼、耳、鼻、舌、手”等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最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否则,即使学生饱览群书,没有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也一样无从下手笔。

学科教学资源应该怎样更好地和课程融合300字作文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之我见

       摘要:写作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中学生真值青春期,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可写出的作文为什么却如此枯燥单调、没有真情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不善于感受生活,缺少从生活中积累素材。2、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应试教育根深蒂固。3、学生课外阅读量小,导致知识面窄。针对以上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方面寻求对策。1、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真情,提高写作情趣。2、更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总之,当代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多方探讨,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我们都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心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真情。

        关键词: 更新理念 鼓励阅读 体验真情 表达真情

       正文:

        写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和创造,本应是相当高雅而又极富情趣和乐趣的,可当代中学生却不想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唉声叹气,在老师的压力下绞尽脑汁敷衍了事。学生痛苦不堪,文章苍白无力,读起来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无话可写和不知道如何写作。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情感苍白,空洞无物。中学生真值青春期,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可写出的作文为什么却如此枯燥单调、没有真情呢?“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真情。”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和语文的积累外,还必须要有情感的积累,要有感而发。而当下的中学生作文主要是照葫芦画瓢,把作文当成理科的解答题,对照例题来做习题。把作文选上的范文套用下来,把作者的情感强加于自己身上。这类作文的突出特点就是假、空、套,文中无“我”,缺乏真情实感,内容苍白,让人读之无味,如同嚼蜡。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不善于感受生活,缺少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写作文时,先让学生构思,但他们总是双手抱头,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不知道写什么好。是他们的脑海中很难搜索到与文章相关的材料和话题吗?不是,而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没有仔细去揣摩和体会其中的内涵,也没留下深刻的印迹。再加上现在的农村孩子也少了,大多数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为自己创造的一切是父母该做的。根本不去想想父母如何不容易,挣钱多么辛苦。特别是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从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让他们变得冷漠和自私。他们的生活中缺少感动,缺少真情。另外,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一切追求速度,没有时间给孩子们去体验,去沉淀。没有积累,哪会有真情的迸发。我们的学生生活局限于校园的小天地和家庭的鸽子笼,很少和社会接触,阅历不丰富。没有火烧火燎般的写作热情,就不会产生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没有想写、要写的强烈愿望,没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迫切要求和责任感。所有的家长都想让孩子作文得高分,却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体验生活,甚至警告孩子与同学少来往,少做家务事,没有感悟生活的多姿多彩,缺少了酸甜苦辣,学生是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的。

       2、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我在一所山村中学教书十几年,虽然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但中考仍然是分数决定一切,无论上面怎么三令五申,教师从现实出发,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一堂课教师不规定任务就不知道该干什么,教师必然主宰课堂,从而使学生根本没有了口语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应试,所以作文课几乎不上,因为作文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作文上。即使上作文课,老师的指导也是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在《我的假期生活中》的作文课上,我曾说过,“同学们放松了一个假期,在你的身边肯定有你感受最深的事。有快乐,有感动,有伤心,有收获……”谁知交上来的作文开篇一律如此,让人看后啼笑皆非。学生把作文当成了数学的解答题,教师的话就是题意分析,解题提示,跟老师走没错,文章无我,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说,“只是为了得高分才考虑作文”。这样的思想在当代学生中是司空见惯的。这让我不由得又一次将问题的症结归为“应试教育”。其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当今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然无法消除。

        3、学生课外阅读量小,导致知识面窄。

       现在农村的中学生每天上早晚自习,累得筋疲力尽。似乎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天真和天性。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不考试的一律不学,自主时间少。家长总认为孩子看课外书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更要求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几乎为零。即使在他们所阅读的几种书籍中,也只大略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以及最后的结局。很少去分析和体会文章或著作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就和看闲篇似的走马观花了之。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方面寻求对策。

        1、注意体验生活,感受真情,提高写作情趣。

       为了让学生积累第一手的素材,可通过家庭郊游、学校夏令营、去养老院做好事等方式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爱,亲身体验付出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管是琐碎细微的还是惊天动地的,都能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根弦,引起我们的共鸣。春季来临,绿草如茵,百花盛开,夏天,郁郁葱葱,骄阳似火,去河边游泳,捉鱼,秋天收获金黄的稻谷,欣赏农民伯伯们脸上的笑容。冬天看雪景,打雪仗,堆雪人,……传统节日一家人其乐融融,家人相亲相爱,这样的情景岂不美妙?怎会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只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灵动的一瞬,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感到生活中人人有爱,处处有情。我们的作文怎会无话可写?又怎会苍白无力呢?

        2、更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情。

       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放开手让学生大胆作文,善于接受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叛逆思想与观点并对之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作文,走出陈规与常规的圈子,关注课本以外课堂以外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交往,关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让他们学会感动,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不宜给自己的学生事先定下过高的期望值,而是要先注重学生的实际,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在学生参与中逐步提高要求。经过学生的一番努力之后,对于摆在案前的学生作品,老师应十分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用得精彩准确的词,一句具体生动的话,都应该找出来。只要是真的,就一定要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学生写好习作的信心。教师应当特别留心那些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充满着渴望受人肯定的眼光。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师要帮助学生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缺少新意,千篇一律。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得多,而且要读得精。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只读书中的故事情节,更要读书中的人物的灵魂、读文章的结构、读文章的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如要求班上每一位学生选取自己课余阅读过的自认为最好的书籍、文章或语句,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分析其精华与微妙之所在,感悟其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求努力寻找感觉。这样,日积月累,形成比较全面而富有深意的写作感悟和素材。同时,要求教师也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尽可能成为指引学生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楷模。

        总之,当代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多方探讨,不回避问题,要面对现实。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事的原则,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途径地创新和尝试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可能培养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我们都期待着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改观的那一天。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作文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心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真情。

       参考文献:

       [1] 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06

       [2] 张新光 《语文课程标准》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01

       [3] 李白坚 《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 [M]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总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究其原因就是学生都不会选择作文的内容。新课程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更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它们也应该成为学生作文中的重要素材。“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李白坚《大作文——写作教学中的新观念与新方法》)

       一、生活作文教学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价值

       1.整合解决了“无米可炊”的作文难题

       科学、美术、音乐、数学等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教学资源:科学学科的实验探索;美术学科的绘画创作、手工制作、作品鉴赏;音乐学科的音乐欣赏;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体验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写作资源。然而,学生往往会视而不见,不知道利用这些资源作为写作素材。当把各科教学与作文教学融合起来后,学生开始觉得生活与学习中处处是写作资源:可以写有关自然实验的报告,可以写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可以写一个动作的训练情景,可以写一段音乐,一幅画面的感受、理解及再创造的内容。把学习的内容作为作文的重要素材,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难题,克服了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

       2.学科课程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深入各学科课堂,更多的学科教师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从生活、教材的学习中选题,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何总结学习心得,如何写观察笔记、实验报告。不少教师开始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开展课外调查,设计社会活动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及活动方案、科技小论文,作文成为学习工具的同时,也成了学科教师关注的对象。学科教学比以往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学科和作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教学既为作文提供了写作源泉,同时又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3.整合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教学效率

       整合让学生学会用作文的眼光去看学科,学科的意义则会向纵深发展。当学生写学科作文成为一种习惯时,他们观察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一段音乐,它的内涵会被挖掘得更深;一次实验,那些细微的变化他们不会放过;孩子们学过数学之后,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写作文的方式把知识探究的过程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旧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不仅如此,学生在学科作文的过程中还感受着学科本身的乐趣与意义,因为作文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成功的作文教学,能促进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念。学科老师也可从学生的习作中,了解自己的教学价值及问题所在,加强心与心的沟通,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正如吴立岗教授所说:“作文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而且应该成为加深理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手段。”(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广西教育出版社)所以,如果作文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整合得好,它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二、生活作文教学如何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1.加强学科教师间的联系,树立课程整合观念和大作文教学思想

       学科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任务,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有其特定的学科性。因此,首先要统一学科教师的认识:学科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搭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创设具体的教学情景,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在学习中观察、记忆、思考、表达、交流、合作、提炼、总结,为作文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学生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科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它们的要点,领会它们用词选句的含义,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同时,又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其次,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指导、思维表达的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学科教师进行一定的作文指导培训就非常必要。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让学科老师学会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用完整、顺畅、清晰的语言说出学习新知识、技能的过程,感受的方法。如三年级形体课学习以《波尔卡》为背景音乐的我校自编特色集体舞,因为舞曲是外国曲子,学生对它的旋律、节奏把握有一定困难,而作为表现音乐的动作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把它作为作文整合课程(一来可以帮助形体老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二来充分利用素材提高学生写作)。我们首先和形体老师共同备课,怎样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动作,并且用动作、情感表现音乐,并把这个过程写下来?通过备课,让形体老师更加明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能力的水平,作为形体课应达到的目标及作为作文课应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引导学生学习动作的同时,要及时组织学生用语言说说分解的动作,同学们练习动作的情景,尤其是强调动作的要领。这样,形体老师和语文老师形成共识。有学科教师的指导,学生写起作文自然就容易多了,而这节形体课也因为学生的高度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语文教师注重学科教学的拓展与丰富,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任最终还得语文老师来承担,这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回忆课堂教学情景,指导学生选材、作文。比如上完自然课“摩擦起电的奥秘”一课后,语文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再现课堂情景,先是自然老师做实验:(1)拿塑料棒在一块布上摩擦。(2)用塑料棒去吸碎纸片。(3)纸片被吸起来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有顺序地说一说老师的实验过程,然后议一议实验的现象、结论,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作文。同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选材写作,可以是:(1)情景作文,以上课的情景为素材,可以命题为:《一堂有趣的课》《难忘的镜头》《有趣的游戏》《我在 课上》《我还想上 课》等。(2)观察日记,以课堂上出现的物品、人物、音乐、实验、事件等为对象,抓住特点,有条理地观察,写成文章。(3)心得式作文,以自己的思考、收获、体验为内容,可以命题为:《我学会了……》《我掌握了……》《我完成了……》《原来如此》《摩擦起电的奥秘》等。(4)活动记录。记载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情景,记载各种学习活动的场面。(5)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6)想象作文。(7)课堂延伸作文。以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为依托,搜寻相关资料,作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写出探究报告或者读书笔记。

       总之,作文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架设生活作文教学与学科教学间的桥梁。通过整合,把作文活动和学科学习联系起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解决了学生在写作中“无米可炊”的难题,而且教会了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作文和学科教学的共同提高。■

       今天关于“李白坚快乐作文案例”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