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心理学案例分析_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目
tamoadmin 2024-08-21 人已围观
简介1.小学生心理学的案例分析怎么做2.心理管理案例分析之十一:员工对绩效结果不认同,怎么办3.求一些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案例(要带解析那种的)^_^4.求两个"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1500字左右5.弗洛伊德心理学实例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麻烦告诉我6.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2)心理学分析:大妻之间为什么互相不理解对方核心需求不同那么夫妻之间彼此理解,为什么这么难呢?有三个原因:1、男女的核心需
1.小学生心理学的案例分析怎么做
2.心理管理案例分析之十一:员工对绩效结果不认同,怎么办
3.求一些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案例(要带解析那种的)^_^
4.求两个"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1500字左右
5.弗洛伊德心理学实例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麻烦告诉我
6.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2)
心理学分析:大妻之间为什么互相不理解对方
核心需求不同
那么夫妻之间彼此理解,为什么这么难呢?有三个原因:
1、男女的核心需求不同
女人的核心需求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我被爱吗?
男人的核心需求是价值感和成就感,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厉害吗?
而每个人都是当自己的核心需求被满足时,才有动力去满足对方。
结婚生育后,女人的一部分重心不得不转向孩子,面临身心的变化,以及各种身份角色的变化,对爱和陪伴的需求会增强,渴望男人的支持。
而男人这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大后方稳定了可以拼事业了,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到来,家庭开支增加,自然会把更多精力用在工作上,渴望女人的理解和支持。
爱的权力之争
于是感觉陪伴和爱不够的女人会抱怨,觉得不被理解的男人则会远离;
双方陷入恶性循环,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也没有动力去理解对方。
2、夫妻关系中还有权力之争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刚走到一起时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哪怕对方不那么让自己满意的时候,也能找到合理化的理由,从积极的视角去看对方。
同时,两个人也都会努力展示自己好的一面,想要得到对方的喜欢和认可。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亲密关系的“月晕期”,就像是被月光笼罩着,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美好
随着俩人的亲近,两个人了解的更多,特别是结婚生育后,日常琐碎的摩擦越来越多,关系必然会进入“幻灭期;
互相攻击的相处模式
两个人都会觉得:天啊,当初是眼瞎了吗?怎么找到了这样一个人!现在跟刚认识的时候比,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个时候,会发现对方有很多缺点,而自己的需求也是没有被满足的。
于是,两个人都会渴望对方改变,来满足自己;谁能让对方改变,就会觉得自己在关系里更待“权利”,是更加被爱的,会感觉良好
在这样的渴望之下,每个人都目标都是改变对方,而绝对不会主动去理解对方,陷入权力斗争
3、导致夫妻不能理解的更直接原因是:互相指责的沟通方式
很多朋友都不擅长表达需求,既不会示弱,也很难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脆弱和需要。
只会通过不断攻击、指责对方,试图让对方认错;以为对方承认错误了,就会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方既不可能承认自己错了,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
小学生心理学的案例分析怎么做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人物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2),美国女学者,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康比亚,1岁半时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聋且哑。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人们说海伦是带着好学和自信的气质来到人间的,尽管命运对幼小的海伦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启蒙教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写,学会了说。小海伦曾自信地声明:"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得了优等成绩。4年后,海伦手捧羊皮纸证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海伦热爱生活,她一生致力于盲聋人的事业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她先后完成了《我生活的故
事》等14部著作,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被誉为人类永恒的骄傲。
[心理点评] 1岁半就又盲又聋且哑的海伦,若没有强烈的与命运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长为受世人赞誉的学者的。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缩,知难而上,并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海伦曾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十分重要。但自信并非天生的,它是在个人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认真地总结我们的长处和成功经历吧,让自信给我们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向海伦学习。
四、酸葡萄效应
[现象实例]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高,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够那葡萄的高度。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心理点评] 寓言中的狐狸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取了一种"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以取得自己的"心理平衡"。凭心而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被人打时口中或心中念一句"反正是儿子打老子",于是也就悠悠然忘却了皮肉之苦痛。人们不也常用"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获取"心理平衡"吗?无可否认,它们确实也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当人们认为自己对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也不妨用这种应付方式,以免走向极端。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正反两种意义,只要起到暂缓心理压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实际意义,即"合理化"的酸葡萄效应。当然,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此,事后应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五、理性情绪调节
[现象实例] 有一个笑话: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老太太左右为难:晴天,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有人劝导,老太太你好福气,下雨天,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该高兴;天气好,你女儿的衣服干得快,也该高兴。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这样,心情顿觉好多了。
[心理点评] 人们的不良情绪有些确实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些不良情绪是由于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同一事物,由于出发点和认识的不同,心情就不同,以上事例正是如此。由于老太太未能全面合理地认识事物,而是单方面地、只从不利的悲观的一面看待问题,这种不合理信念导致了消极的情绪。若从积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就能获得愉快体验。
六、“剥夺感觉”如何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55名自愿被试者分别孤单一人地关闭在几乎隔音的暗室里。为了尽量剥夺感觉,被试者的手上套上长至肘部的棉手套,蒙上眼罩。他们的头套在一个U形枕头里以降低听觉刺激,同时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的声音,以限制听觉。这些被试者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躺在小床上,或者百般无聊地昏睡,或者胡思乱想,所有的人都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的还产生幻想。4天以后对被放出来的被试进行了各种测验,发现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损害。而他们要恢复正常状态,则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心理学家在其他大学做了类似的剥夺感觉实验,其情形也是如此。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七、善于“变通”的孙膑
[人物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心理点评] 看了上面的故事,谁会不称赞孙膑的聪明呢?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品质分不开。在解决问题时,人们较多按常规去思考(即使魏王如何下来这一方面去思考)。而孙膑则能从"让魏王坐上去"反向思维,而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即能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去思考。这种思维具有发散性。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入手,逐渐养成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
八、声调轶事
[名人趣事]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的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的"台词"的内容,然而,他那动情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使人流下同情的泪水。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厅外大笑不止。原来,这位悲剧明星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席桌上的菜单。
[心理点评] 这则轶事说明在人际关系中,说话声调本身的沟通作用。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充满敌意,是冷静还是激动,是诚恳还是虚……都可以从他的声调节奏、停顿等表现出来。俗语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意图时,固然要听他"说什么",但更应该注意他"怎样说",即从他的声调高低、音量大小、抑扬顿挫及转折、停顿中领会其"言外之意",而这些就叫语言。同时还有那些发出来的无固定意义的呻吟、叹息、叫喊、哭泣、咳嗽等所谓的"类语言"。这些对语言的表达起到"补充"和协助作用。如"你真聪明"这句话,若运用了语言和类语言,它能加强或改变词语本身的含义,既可以表示赞扬,也可以表示讥讽,全靠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请你正确使用语言,以期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九、交往空间趣闻
[现象实例]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霍尔(E·hall)有一句名言:"空间也会说话。"他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空间需求。霍尔曾观察到一种有趣的情景:一个南美人与一个北美人在大厅的一端交谈,由于前者按照自己觉得最适宜的距离而不断向前靠,而后者也自然地保持着自己的个体空间而不断退后,当谈话结束时,两人已不知不觉地移到了约12米长的大厅的另一端。
[心理点评] 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距离的不同,也是一种沟通。我们在同他人交往时,相距的空间尽管是在无意中确定的,但也反映了一个同他人已有的关系或希望形成的关系。霍尔认为,互动时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不同,可以标志互动者相互了解的程度。他把距离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由于文化背景或民族差异,故个体需求的空间也不同。例如法国人与英国人交谈时,法国人总是保持较接近的距离,乃至呼吸也会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以上实例出现的现象是因为北美人交谈的距离是相距一臂至1.2米,即在个人区之间,而南美人交谈则喜欢近一些,所以很容易闯入北美人的亲密区,因此就出现了一方"步步进逼",而另一方"连连后退"的有趣现象。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心理管理案例分析之十一:员工对绩效结果不认同,怎么办
一、不良心理的外在表现:
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
好多的学生感到学习累,心里烦;对某些科目感到无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学习既不刻苦也不主动;还有的小学生常会找出“头疼”、“肚子疼”等借口逃避学习。做起作业来,不是找本子就是找铅笔,几个字要写半天,磨磨蹭蹭的,学习总是没有效率。
二、不良心理的原因分析:
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大部分的老师的作业布置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使学生的作业量增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对于这些做法,如果不考虑其良苦用心,说是“精神虐待”一点儿也不过分。
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再者学生对待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归因。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不良心理的帮助措施:
教师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活动。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搞一言堂,全由教师或者家长说了算。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必须接受这种现实。
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条件上以最高规格来满足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也就拥有了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利,这与其说是在培养、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和孩子进行一种交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多去思考,多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求一些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案例(要带解析那种的)^_^
案例回放:
你的下属小刘是一位老员工,他的岗位是客户经理,在最近的一次工作考评中,他的绩效目标没有完成。在本月的绩效反馈面谈时,你跟他交流绩效考评的结果,他就是不买账,认为你所说的那些绩效问题,自己并没有做得不好,甚至情绪有些激动。最后他表面上虽然制定了绩效改进,但实际本人并不认可。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来妥善处理?
案例解析:
这种情况在绩效考核中并不少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以下几个方面:一、双方对于考核标准认识不统一,可能出现员工认为自己达成了,而上司并不认同的情况;
二、员工虽然对于绩效标准有认识,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比如工作任务有所偏离,因此认为考核不合理,心有委屈和不满;
三,员工对考核存在不合理的认识。有些员工明明自己做得不够好,绩效评估的分数是应该的,可总觉得自己做得好,没有正确的认知。心理学用自我服务偏差来解释这一现象。所谓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有过分强调自己对成功的贡献和尽量缩小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使我们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得失。
管理建议:
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不认同,可参考以下方式处理:
一、接纳员工感受,了解不满原因
绩效考核最终的结果与员工个人的工资收入与晋升提拔、培训再造等利益息息相关,员工自然很重视。因此员工出现这样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对员工出现情绪要予以理解和接纳。管理者需要明确员工不认同考核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当初设定绩效考核的指标时员工是否认同和接受?当员工在工作上出现过绩效可能不达标的情况时,管理者是否进行了提醒和辅导?
二、及时进行沟通,处理员工异议
员工对于绩效结果有争议是正常的,有争议时候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看法相同之处(分歧点不大的地方)开始;注意不要与下属辩论,应该抛出一些事实以及依据如“原本阶段要完成多少指标,目前你完成了多少指标,而且期间也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有何困难来与我沟通,所以说这个是没有理由的”;避免用极端化和主观评价性的语言激化情绪,如:你总是,你从来,你经常……等等,身为管理者,必须就事论事,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三、重申考核目的,帮助员工成长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要避免考核成为一个单纯排名和奖惩的工具,使绩效考核发挥真正的作用,同时重视考核后的改进,帮助员工成长。当管理者引导员工把思维集中于达成目标的时候,考核的分数就不再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家的目标是找到能够达成目标的措施,而不是未达成目标的借口。
求两个"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1500字左右
1、案件发生在2002年的6月中旬,16岁的少年陈某伙同15岁的黄某和17岁的任某等人在某间网吧对受害人李某实施勒索抢劫并残忍的将其。?案件的发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据监控录像得知当天李某正在网吧内上网,在其桌上放了一瓶价值4块钱的饮料。
随后陈某进入网吧,四处逛了一下又出去了。片刻之后与黄某等人回来并直奔李某的位置。随后与李某发生争吵,并在争吵的期间陈某迅速掏出一把匕首刺向李某的腹部,其他人又对李某进行拳打脚踢。陈某在捅了几十刀之后,又走出网吧换了一把大砍刀回来,更加凶残的对李某进行迫害。
到最后李某已经晕死在地上,陈某等人才停手,随即在李某的口袋里抢去了钱财,然后扬长而去。事后李某被送往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而不治身亡。经过警方的调查后,在事发两天后在另外一间网吧内将陈某等人全部抓获。
据陈某交代,他们都是农民工子弟到外地来打工,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钱财耗尽,于是联合起来出去“搞点钱”。在事发当天陈某看见李某桌上放着一瓶饮料,正是这瓶饮料让陈某选定了作案目标。
分析:陈某等人之所以实施犯罪,是因为愿望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并且缺失了家庭温暖和爱,同时对社会存在一定的仇视。陈某觉得只要能够上网,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加上本身的教育程度不高,根本不会考虑到事情的后果和严重性。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经常与不良行为习惯的人交往等原因,他们对社会规范的约束和法律的约束不以为然,放任自我。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实施了一些与社会规范不相符的行为,从而触犯了法律。同时他们长期沉迷网络打打杀杀的游戏,从而使他们将现实与网络混淆,致使他们的作案手法极其凶残,并不以为然。
2、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因打牌时和同学产生纠纷,2004年2月13日、2月14日晚先后将四名同学残忍,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在整个犯罪过程中,犯意坚决,作案手段残忍;后藏匿被害人尸体并畏罪潜逃,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极大,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罪判处。
分析:的犯罪心理确实属于因仇恨引发的犯罪行为。这种类型不同于一般的侵财犯罪人和性犯罪人,不是为了获取享受而犯罪;而是为了表达、为了发泄某种情绪而犯罪。真正决定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但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和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3、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药家鑫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灭口之恶念。
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分析:本案属于情感型犯罪中犯罪。犯罪心理特征?,即本无任何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该案例中,药家鑫在一时下向受害人连捅8刀,使一场交通事故演变成了一起刑事故意案件。
4、李某,男,29岁,未婚,广西人,初中文化,原广州市朱海区一家湖北风味菜馆保安,工作较粗心马虎,为人懒散。李某对同饭店的服务员小叶颇有好感,平时待她很是关心,还私下告诉过一些同事他对小叶的爱慕。不过,小叶对李某似乎不太钟情。
2004年5月28号凌晨与小叶在珠江堤岸散步时,欲吻小叶,小叶以李某有肝炎为由拒绝,李某连称自己的病“没关系的”,欲强行索吻,小叶嗔怒,为躲吻干脆翻过江边护栏边喊边退,李某当时也很紧张,但他不顾小叶离珠江已是几步之遥。
更没想到小叶当时的恐惧,边招手哄她过来边朝她靠近,小叶一脚踩空坠入江中溺死。
分析:该案件是一起过失犯罪案件。李某已预见自己亦步亦趋的行为可能发生小叶坠江的危害结果,却轻信自己能够避免,以致悲剧发生,此举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鉴于犯罪情节较轻,李某获得轻刑。过失犯罪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犯罪,他与故意犯罪者的犯罪心理是不同的。
5、邱兴华,男,已婚,农民,40余岁,“7.16”汉阴特大案的疑凶。
分析: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先从邱兴华的童年说起,邱自幼丧父、母亲是间歇性。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生活过程中社会化最为关键的基础阶段,不能说邱兴华今天的犯罪与其童年经历紧密相连,但是这样的家庭背景绝对是其不良心理形成的始作俑者。
丧失父爱,不能感受母爱的温暖,从小生活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必然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低信任感、自卑、向外(或向内)攻击的性格特征,这些也许在平时生活中没有显现出来,比如其哥哥邱兴富说到,‘大部分情况下,特别是在外人面前,邱兴华很少发脾气,受到欺负时,尽管心里恼火,却一般不会外露’。
但是歪曲、变态的心理会逐渐形成,并潜伏在人的内心深处,一旦足够量的刺激出现,这样的“潜意识”就会浮出冰面,成熟的犯罪心理形成,不良心理体验会一起迸发出来,如果情境允许,那么表现在行动上就会付诸实施。
弗洛伊德心理学实例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麻烦告诉我
1.张勇是一家大型电脑制造企业的预算和部的主管,下辖11位会计人员。虽然这些都没有会计学历,但是他们可以熟练地处理各种记录和数据。他们的基本工作是为营业部准备预算和分析。输入的数据来自于各部门和公司记录。张勇依据兴趣和技能来为会计人员分配工作。某些项目由于声望、挑战、与他人接触和其它因素,而比其它项目更受员工的欢迎。所以,有时会计人员之间就会因为谁来承担这些项目而发生争执。李萍就是其中一为特别敏感和经常抱怨此事的员工。
有一次,张勇接受到一份很好的项目,并将它安排给一位叫王超的员工。李萍则表现出特别愤怒,因为她认为该项目应该由她来做,她回到座位上,将她当时的工作收集在一起,扔到办公桌一边,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高声朗读起来。因为所有的会计人员都在一起办公室,所以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她的行动。她大声叫到:“这里没有人给我安排过一份好的工作。”所有人都听到了。
张勇听到了李萍的声音,他从座位向外望去,发现了正在发生的一切。张勇相当生气,但是他坐在原位思考了5分钟,他应当做什么?
1)设你是张勇,你该怎么做?
2)在解决这一件中,你考虑了哪些因素?
那要看谁的能力强了,就同1L说的"公平公正的处理",有能力的人就用.让他们公平竞争这个项目.
但我与1L不同的地方是"如果她做的好,下次就轮给王超,这叫不偏私"我觉得如果这次她做的好就应该一直让她做下去,这世界就是这么真实.否则她肯定会想:为什么?我都做的这么好了为什么还....?!"
王超又会想:"这公司也就这样了,不好好竞争也没关系,反正下次轮到的是我.
(心理题目就是要分析别人的思想,再加以判断)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2.贾厂长的困惑
贾炳灿同志是年调任上海液压件三厂厂长的。他原是上海高压油泵厂厂长,治厂有方,使该厂连获“行为排头兵”与“优秀企业”称号,已是颇有名望的管理干部了。这次是他主动向局里请求,调到这问题较多的液压件三厂来的。局里对他能迅速改变这厂的落后面貌寄予厚望。贾厂长到任不久,就发现硼有厂纪厂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能引起震动的突破口,并能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
他终于选中一条。原来厂里规定,本厂干部和职工,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他觉得这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可能来不及了,便先去局里或公司兜一圈再来厂,有一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借口免于受罚,工人则无借口可依。厂里400来人,近半数是女工,孩子妈妈,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或入园,有的甚至得抱孩子来厂入托。本厂未建家属宿舍,职工散住全市各地,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还有人住在浦东,要摆渡上班。碰上塞车停渡,尤其雨、雪、大雾,尽管提前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他们想迁来工厂附近,无处可迁;要调往住处附近工厂,很难成功,女工更难办。所有这些,使迟到不能责怪工人自己。贾厂长认为应当从取消这条厂规下手改革。
有的干部提醒他,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驰,不可收拾;又说别的厂还没有考勤钟,迟到一次扣10元,而且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第三次罚30元。我厂才扣1元,算个啥?
但贾厂长斟酌再三,这条一定得改,因为一元钱虽少,工人觉得不公,气不顺,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全厂职工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塌,工人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这项政策的确引起了全厂的轰动,职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贾厂长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常有客观原因。但早退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生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洗手、洗澡、吃饭者,要扣半年奖金!”这有时等于几个月的工资啊。贾厂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前面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工人们却反应冷淡。
新厂规颁布不久,发现有7名女工提前2分钟至3分钟不等去洗澡。人事科请示怎么办,贾厂长断然说到:“照厂规扣她们半年奖金,这才能令行禁止嘛。”于是处分的告示贴了出来。次日中午,贾厂长偶过厂门,遇上了受罚女工之一的小郭,问她道:“罚了你,服气不?”小郭不理而疾走,老贾追上几步,又问。小郭悻悻然扭头道:“有什么服不服?还不是你厂长说了算!”她一边离去一边喃喃地说:“你厂长大人可曾上女澡堂去看过那像啥样子?”
贾厂长黯然。他想:“他是男的,怎么会去过女澡堂?”但当天下午趁澡堂还没开放,跟总务科长老陈和工会老梁一块去看了一趟女澡堂。原来这澡堂低矮狭小,破旧阴暗,一共才设有12个淋浴喷头,其中还有3个不太好使。贾厂长想,全厂194名女工,分两班也每班有近百人,淋一次浴要排多久队?下了小夜班洗完澡,到[家该几点了?明早还有家务活要干呢。他们对早退受生罚不服,是有道理的。看来这条厂规制定时,对这些有关情况欠调查了解了……
下一步怎么办?处分布告已经公布了,难道又收回不成?厂长新到任订的厂规,马上又取消或理发,不就等于厂长公开认错,以后还有啥威信?私下悄悄撤消对他们的处分,以后这一条厂规就此不了了之,行不?……
贾厂长皱起眉头。
思考题:
1、贾厂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什么样的人性观和管理价值观?
2、贾厂长改革了迟到扣奖金的厂规后,工人欢迎,为什么早退扣奖金却遭到工人的反对呢?遇到工人反对贾厂长应如何办呢?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领导行为的案例,这个案例介绍了贾厂长在整顿劳动纪律时遇到的问题,分析这个案例要应用学过的人性观、价值观、领导决策、领导权威等理论问题。首先贾厂长发现不合理的厂规厂纪后需要改革,如迟到罚款,因为一元钱虽少,但责任不在工人的主观因素,而是很多客观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因此工人觉得不公平,贾厂长应用“Y”理论取消这种规定,工人的权益受到了保护,自然受欢迎。其次,关于人性的问题。西方管理中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完善人和复杂人。在这个案例中,贾厂长运用了社会人的观点,使企业过去的以适应物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在管理中减少层层控制,管理注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效益的提高。第三,在规定早退处罚时,因为他没有经过民主程序,没有集体决策和发挥职代会的作用,对女职工洗浴的实际困难,缺乏调查了解,做出决定后,才受到工人的反对。贾厂长有意想收回成命,但又怕失去权威,就产生了困惑。
面对工人对“早退罚款”的反对,贾厂长第一,应大胆的否定自己,不要怕失去面子,失去“权威”。领导的权威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二种,正式的权威是上级任命的权威,非正式的权威是指不靠上级任命,而是靠***自身的声望而产生的权威,一个厂长的权威就是要靠自己的专长和技能,靠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与被领导者处理好关系。只有这样大家才愿意服从你的领导,你才有威信,因此,贾厂长应主动取消罚款措施,这样做,不但不会推动权威,反而会赢得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第二,贾厂长应吸取教训,今后,真正从关心人出发,遇到问题出发,听取群众的意见,组织集体共同决策,让各成员自觉遵守集体做出的决策,凡是关系列群众利益的决策,必须从群众中来对群众中去,对职工而要严格要求,又要热心关怀,运用感情投资这种管理模式,以便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修定厂规厂纪,一旦职代会通过,就要坚决执行,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保证决策的质量。
案例五: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他有一种追求,就是要用他在学校里面的所学,结合“生产的需要”,结合“中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要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这样一种抱负、这样一种追求,激励他在将近6年的时间内,在研制小组的领导下,发挥了他自己的特长,终于在19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专家鉴定,这是这项工艺BSLD?5的工艺技术,获得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这样一个评价。
苗晓光自己曾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企业里想干一些事,像我们这样一些从学校毕业以后到基层工作的人,想要做出点贡献。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是很难的,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人们也不理解,因为消耗资金比较大,再一个是人力、物力的条件都不特别具备。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岙),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我自己觉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
苗晓光指着公司奖励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从原来我住房子的8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90多平方米。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满足。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不仅是在住房上领导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严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奖励,对自己来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思考题:
请用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案例分析: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实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法,实例中的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他创造了高成就的机会,小苗为公司做出成就的同时,公司及时给予他必要的物质激励,就是说把内激励和外激励有机地来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国内公司同上面“固定工资还是佣金制”那个案例里的中日合资公司,在激励问题上的不同做法。中日合资公司他只考虑了成就激励,而没有考虑在人们做出成就以后,能够及时地给予物质鼓励。当然,在对人的激励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对于不同的情况要做具体分析。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2)
9、补偿这个虽然也是为了平伏焦虑而产生的防御反应,但结果有时候倒挺不错。因为这通常就是因为自个某些方面有点弱,为了让自己也能有点东西能拿出来给人看看,就在别的方面下工夫打造一个亮点。比如体质弱点就在读书上面多用点功。这一用功成绩不错考上了重点大学,结果班花就不跟那个身高180满身腱子肉的体育委员好,转过来跟自己递纸条了。当然反过来的情况也有。比如这位读书比较困难考试成绩老是垫底。于是他就努力练篮球后来打进了NBA成了国家队球星。结果好几个港姐儿给自己送秋波,都不知道先接谁的好。补偿也不一定是在不同领域。在同一种技能上面补偿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这位打小身体羸弱老被人嘲笑。他这块落下心病了于是后来就特别注意锻炼身体,都快成强迫症了。结果倒是出落得玉树临风拿了好几项体育奖牌。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后来还写了本健身指南听说卖得不错。当然不是所有补偿都是这种积极的。也有比较原始的。比如不能通过嘿咻满足的,就整天不停地说**故事,这么着弄一点间接满足。这个也是补偿机制的一种。炫富常常是补偿机制的表现。童年时比较缺钱的人,一旦有钱了,尤其那种陡然暴富的(比如靠权势后台快速捞金的),就容易有炫富行为。这也不难理解。童年时有点匮乏,如今钱来得容易,不免要奋力补偿一下,好找回一份身份感,平抚多年做人下人带来的焦虑。说到补偿某专家还有个理论叫超前补偿效应。比方有这么一位,他天生有某个长项比别人强好几个数量级,这个本来是好事。可是要是没处理好,可能反而会给造成别的技能发育不全。因为呢他反正有这个强项了,无需劳神也能混得不错。那何必还辛辛苦苦学别的。咱说的这个天生强项,如果是个使用期限长的不容易耗竭的,比如智商特别高,那这个可能还不容易有副作用。要是属于使用期限有限制的,比如大肌肉块,比如脸蛋儿漂亮。这些,要是没处理好,可能就会耽误事。不知道您见没见过这种女孩,长得特漂亮。因为她长得漂亮,从小学到大学在班里都特得宠,娇滴滴说一声“谁给我作业抄一抄啊”立马有十几个作业本递过来。这好处是她不用好好念书也能蒙到毕业。坏处呢。将来稍微上点岁数了脸蛋牌打不响了,她麻烦就来了。当初没学啥真本事,如今再娇滴滴也没有帅哥围过来献殷勤了。现在怎么混呢?10、认同认同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人格融进了对方。这个听着有点抽象,其实您肯定见过认同行为,因为,模仿行为就是认同心理的表现之一。比如追星族弄一发型跟他心中的某个偶像一模一样,就是因为这能让他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身上有偶像的“一部分”,于是对自己的自我意象就有提升作用。认同机制延伸一下,就是对团体的认同。比如某人加入某种社团组织,然后以身在其中自豪。这也是认同作用,对他来说,组织就是理想化的自己。这也能提升自我意象。认同机制在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中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父母是每个儿童最早的模仿对象。即使到了反叛期,孩子可能会对父母失望甚至忤逆,但父母对他的重要意义其实毕其一生都是无可替代的。青春期孩子对父母逆反的原因正是因为父母对他太重要。孩童时期父母对他们来说是无所不能的神,能给自己提供一切,包括物质需要和安全保障。因此孩子会积极跟父母认同。这是儿童时期人格形成的关键要素。他们的自我意象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稍通世事之后他们发现原来父母不是神,不是万能的,这一来他们失去了理想的认同对象,这会使他们沮丧,所以才会有青春期叛逆。但是潜意识里,人还是会把父母当作不可替代的人生支柱,所以会通过潜意识的认同父母角色来扶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或者说扶持自己的生存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在生活中对社会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侧重取舍,对某些规范和信念会特别执着恪守,对另一些则相对忽略。如果给他们来个心理分析,回顾一下父母秉性和本人生长经历,就可能发现,其实就是他对父母秉性的认同,他才对社会规范有这样的取舍。11、幽默这个是比较高层次的心理防御机制。用幽默机智来打理负性情感反应,既能化解焦虑,又能比较好的保持人格的完整。比如咱都知道苏格拉底童鞋有一回在广场讲课时,他的泼妇老婆一路叫骂而至。然后一桶脏水泼到他身上。这时候他可以隔离,比如不同声色正襟危坐继续讲课,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他也可以转移,比如边继续讲课边用教鞭敲黑板,直到把教鞭敲断或者把黑板敲碎。但是苏格拉底身为智慧的代表,自我何其强大睿智,因此他的自我没有用这么没品的做法。他用的是幽默。淡淡一笑说打雷之后自然会下雨。这番羞辱就在笑声中大大淡化了——因此苏格拉底要打理的焦虑也就少了许多。12、利他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利他行为为啥算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各家都没有给出很言之成理的解说。就利他主义本身来说,社会学,普通心理学,生物学(包括基因学说),哲学都有各自的解释。咱这既然是在说弗洛伊德,可以这么解释:利他的人,属于超我特别发达的那种,而且他这个超我,发达得比较平衡,不是像贾政那样要扮演正义化身,也不是像苦行僧那样吃粪自残。他就是觉得小我不足道。他的超我已经内化成为他的本我的一部分,所以他就发自内心的想帮助别人。您说天下不会有这种人。我觉得应该还是有的。世上会有范跑跑,但也会有汶川地震时护在学生身上试图保护学生的那位女教师。我自己虽然是小人,但对这种利他的贤人,实不敢斗胆轻慢。13、升华按弗洛伊德说,这个是心理防御机制的最高级形式。一般举例都是说啥文学艺术之类的。就是说望嘛大家都有,你要是整天去嫖那是恶俗。你要是化为浪漫然后去写诗啊画画啊那就叫升华。那么着你的能有个优雅的渲泄方式,积郁能合理渲泄也就给自己解除了焦虑,然后大伙还感激你的艺术贡献。多好。当然您要走这条道得注意笔下的题材要广一点,不能光惦记着画人体。另外咱应该提醒一下,能升华的不光是。咱说过弗洛伊德眼里除了性没别的。但咱可以把视野放宽一点。其他的欲望也可以升华的。比如嗜血的你跟人打架就俗,你打猎就比较为社会接受,你去当兵打仗那就更有面子了。当然最高境界是当外科医生。满足了嗜血爱好还能收红包。不是,还能治病救人。这可以算是心理防御机制的黄金案例。又比如一男孩子好抹油打扮看着墙上的尿渍忧郁。这要在写字楼这么干人家说你闷骚。你要到中艺去练练说不定就成了艺术家。您可能会问:既然升华啊幽默啊这些属于高级的防御机制,那咱是不是应该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让自己的防御机制变成高级的那种?这事是这么着:您可以努力,让自己的心理素质更稳定,能用更健康的方式面对各种心理挫折或是挑战。但是这些是您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达成的本事。但凡是有意识练就的本事,就不叫心理防御机制了。心理防御机制是个特殊名词,专门指的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那种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是在您的自我在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悄悄地推动您这么那么做事。我们了解心理防御机制是咋回事,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制订一个方案来矫正低级心理防御机制带来的不太有助于适应生活的那些行为模式。但你照这方案修炼出来的成果,就不能叫心理防御机制,就算叫改进的心理防御机制都不合适。心理防御机制必然是无意识行为。
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论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次会谈分析当事人抑郁的身心状态,第一次会谈是当事人姐姐对当事人冷漠、憔悴、孤独影像的回顾;第二次会谈是当事人本人对自己的无为、悲观的身心状态的感受与体验;最后一次为整合家庭式会谈,主要目的为协调家庭众成员亲子关系和检验当事人的咨询效果。咨询师用现实及联想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抑郁来访者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及价值,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经过心理咨询辅导,来访者的消极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成功地达到了?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57-03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晨阳(化名),男,汉族,19岁,济南某大学大一学生,身高1.77米,体重90多斤,身体虚弱,脸色焦黄,眼神呆滞,农村家庭,家里有两个姐姐,父亲退伍做建筑小包工头,母亲家中务农,家境中等;无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良嗜好。
二、主要咨询问题
近半年来,精神不振,极度萎靡,痛恨父母,时常通过各种方式麻木自己,对生活的不知不觉,对家的不知不觉,沉迷于自己的麻木生活,无朋友无交流,对未来持有负面及悲观的想法,认为现在的问题将不会得到任何解决,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没有想解决的意愿,也坚信自己没有解决的能力和方法,自己活着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三、主诉
第一次会谈
(一)姐姐来访主诉
弟弟是家中最小的,父母亲为了要儿子,超生两胎,我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从小家里人都很娇惯弟弟,家庭经济也还算不错,弟弟一般要什么就满足其什么。弟弟初中学习很不错,可是上了高中就不行了,第一年高考弟弟落榜,第二年高考依旧是失败,所以爸爸想办法为弟弟掏钱让他上了一所成人学历的大学。但是弟弟上学没多久,就给家里打电话表示不愿意上,父母没有在意;第二次,弟弟又提出想退学的想法,依旧遭到拒绝;第三次,再次向父母说明不想上学,父母严加制止。从此弟弟不再提及此事,弟弟也不再给家里打电话,生活费也不再给家里要,每次都是通过我来给父母要生活费。弟弟说,他的生活如此糟糕,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对父母没有一点儿感情,永远不愿再见到他们。
弟弟现在1.77的个子,体重仅有90多斤,听弟弟说,近一两个月没有食欲,仅靠方便面充饥,不愿吃饭,每天泡网吧,不是因为喜欢上网,而是找事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实在太难熬,太痛苦了。(说到此,姐姐哽噎?)看到弟弟这样,姐姐心里很自责,责怪自己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去体会弟弟的真实想法,反而同父母一起去强迫他做他不愿做的事情。
姐姐还说,高中有一次,弟弟期和同学一起去卖羊肉串,爸爸觉得丢人,就把他拉回了家,说家里不需要他来挣那两个小钱,还是在家里好好学习才是正事。于是弟弟以后不再想着做任何事,每天在家和父母也不进行任何交流,吃完饭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间久了,家里人也都已经习惯他这样了,以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谁都不曾真正地从弟弟的角度去考虑他的真实感受和心理需要。
弟弟这学期开学走后,半年了一直都没有回家,此次回家主要是因为大姐刚生一小孩儿,他回家来看看。我看到弟弟如此差的精神状态,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二)咨询师分析
此案例属于典型的家庭溺爱型,父母因为太疼爱儿子,以至于操纵了儿子的一切,为儿子铺好了整个人生之路,可是儿子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儿子是有思想的,想自力更生,并且极力想摆脱父母沉重的爱的枷锁,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儿子从此明白自己无论怎样争取都是白费心机,于是不再主动,像蜗牛一样,躲在厚重的壳里,把自己深深地埋了起来,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儿子在内心上的主动和在父母面前的被动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冲突,导致现在的沉默和逃避。
(三)咨询师质疑及推断
通过来访者主诉,弟弟和父母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于激烈的争吵,那么弟弟为什么如此顺从家长,难道是顾及到家长的?爱?家长这份?爱?到底在他身上达到什么程度?这么难以克服。既然弟弟遵循了家长的要求,为何又不能真正地从心底里说服自己去接受他们,而是取了另外一种隐性的痛苦煎熬和自残的方式。
(四)咨询师建议
希望姐姐能够说服弟弟前来咨询,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但强调指出:姐姐不要强迫弟弟,而是尊重其意志。咨询的良好状态来自于求助者的主动寻求帮助。
第二次会谈
(一)当事人来访主诉
(整个述说过程都是哽噎着讲述的,父母的爱让当事人难以承受,以至于找不到自己,也无力挽回自己,更不想拯救自己。)
我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后来又到了奶奶家,初中才和爸爸妈妈居住在一起。我的生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因为碰不到可心的朋友,都是一些表面的熟人而已。所以我相信朋友是很难找的,更何况我已经习惯了没有朋友的日子,我不觉得无朋友没有什么不好。在家里,父母只允许我好好学习,除学习外,其他的任何事都不许我去做。因此,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当然学习也学不进去。高一时候我就已经有不想上学的想法了,暑期间,我和同学去卖羊肉串,遭到爸爸的极力反对,坚决让我回家。后来又有一次,自己偷着出去打工,爸爸知道后,找到我并且又把我带回家。还有一次,我坚决离家出走,妈妈坐在家门口苦苦地哭着哀求着,甚至跪求我,让我别走,求我留下来。
这些事使我意识到,我不得不为父母着想,就算为他们而活吧。我决定就这样行尸走肉地活着,只要我还活着,别管我心里过得快乐与否,只要活着,有一口气就行了。
高考的连续失败,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打击,当时也没有任何感觉,我已经很麻木了。后来父亲为我找了现在的这所大学,我原本想坚持再熬过这四年的,没想到一年我都熬不到,我在学校里无所事事,课程也不紧,我也无任何兴趣,初中时的兴趣这么多年全都被磨没了,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如何度过,经常性的失眠,很痛苦,于是选择上网来劳累自己,玩累了好让自己大脑能够休息会儿。如今的我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我全然不知,就如同植物人一样。
近一两个月来,我没有一点儿食欲,一两天都不知道饥饿,实在饿极了,就随便拿方便面充饥。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我会使劲吃,并不是说我食欲多好,而是装给父母看的,其实在外面,我是一点儿吃不下去的。现在上了大学,更是没有任何食欲了,当然吃不吃也更自由了。我很明白,就算我心里愿意再为自己的父母及家人煎熬三年,可是我的身体估计也不会等到那一天的,但我没有办法也只能如此。我不想和任何人沟通,沟通了也没用,结果依旧,又不能改变什么;就是结果改变了,又能怎样,更何况什么结果对我来讲,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并不想从自己现在萎靡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这么多年我都是这样度过的,还在乎这几年吗?在自己的壳里生活很安全,没人打搅我,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尽管我知道自己过得很痛苦,我也宁愿这样。
对于家,我没有任何感觉;关于父母,我不恨他们,只怨自己没有本事,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懒散、邋遢、不争气、冷血的孩子,我宁愿他们这样看待我,就当白养了我,他们的心里或许才能平静些。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真实愧疚想法,只有这样,我觉得自己不欠父母的,父母也不欠我的,我们双方扯平了。这次回来,专程来看望大姐的,看到大姐一家过得很好,也看到二姐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两个姐姐都过得还不错,我知道我存在的作用也已经不大了,我存不存在对家人来讲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存在只会给他们带来累赘和痛苦。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对自己是否继续活着深深地思考过了,对此问题,我已经沉思了很多年。
(二)咨询师分析
这是一个家庭功能给孩子带来极其负面影响的案例,长期的父母的沉重之爱使孩子迷失了自己,进而找不到生活的动力、目标和方向。同时由于孩子长期封闭和压抑自己的性情,导致严重的自闭症,无法从自己的壳里走出来。更关键在于,严重的自闭使当事人产生了更为可怕的问题,其活着的意义就是一个躯体的存在而已,只是暂时地为他人活着而已。这是父母之?爱?的悲哀。爱能创造一个生命,同时爱也能摧毁一个生命。
(三)现实联想治疗
当事人很明白自己的问题,更知道自己的原因所在,所以再用精神分析已不见效果,只会强化当事人的感受,使其更痛苦,无法自拔。所以具体用现实治疗与联想设策略,避免聚焦于目前症状及现状,使当事人的注意力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生活状态,剔除习惯性消极思维模式。
要求当事人闭上双眼,思考好后,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现实联想一:如果按照当事人的意见,就此听之任之,不去改变目前状况,结果会怎样?启发当事人思考,年迈的父母会怎样?年轻的姐姐会怎样?母亲可能会因过度悲伤?而姐姐们可能会一辈子带着弟弟的阴影活下去。询问当事人心里有何感受。
现实联想二:如果要改变自己,外在的阻力已经不存在,因为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错误,他们以后不会再干涉你。而最困难的在于你自己,之前曾经企图走出来,但苦于父母及家庭外力的阻挠,没有成功,而现在外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在支持你,都在帮助你,你只要尝试着往外走一步,路就会越走越宽。为当事人描述未来美好的生活情景,激发其想象,给其信心。
(四)咨询师认知治疗
1.人活着的意义首先是让自己快乐地活着,然后才能给他人带来快乐。咨询师用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结合,让当事人明白不同人活着的不同理由,改变?当事人仅仅为他人为父母活着的狭隘孝道观念?。
2.在自我改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信心不足或者抑郁情绪的反弹,这是合理而正常的心理迂回现象,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和害怕,这时需要用联想法激发自己去想象美好生活情境,用以消除自己的生存疑虑,增加生活自信心。
第三次会谈
(一)父母来访主诉及反馈
母亲娓娓道来:家里有三个孩子,孩子爸爸退伍后,一直都在外忙于工作,赚钱贴补家用,我是在家里带着两个女儿,从事田间劳作。儿子最小,看得比较娇贵,我们做父母的担心照顾不好他,所以从小让他的姥姥和奶奶把他看大,直到上初中时,才把儿子带到我们身边生活。起初,孩子是跟我们有些陌生,但是我们只是拼命想着挣钱养家,没太注意孩子的心理感受,只是从物质上极力满足他,心想我们挣钱也是为了儿子,于是儿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只是希望儿子某一天有出息,我们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只要考上大学,我们也就知足了。为此,自然地对儿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当然,我们并不懂教育,只是一味地督促儿子要努力学习,给他制订各种目标,考什么样的大学,从来都不让他做任何家务,回到家就让他进屋里学习,有时候也会不断地总是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作比较,总感觉自己的儿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情急之下,说话语气也很苛刻严厉。可越是如此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是一天不如一天。不但成绩越来越下降,就是人也越来越沉默。直到高中,孩子开始厌学,甚至想退学。孩子几次有想在期锻炼一下自己的想法,他爸爸坚决不同意,只在乎他的学习,不许他做任何事情。连续的高考失败,更加使他对学习没有信心,也让他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没用的人。没办法,我们只好给孩子买了所成人大学,不管怎样,终究能够获取个?大学生?的名誉吧。这样我们的脸面也不会全部丢尽完。上了大学后,一学期里,孩子也不接我们的电话,放也不回家,总之就是不理睬我们,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二)咨询效果评估
1.来访者自评:来访者自我感觉心情豁然开朗,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心,生活中并非他一个人独行;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和自我价值,那种自我一无是处的感受荡然无存。
2.咨询师评估:来访者精神焕发,气色好转,能够主动与咨询师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3.父母反映:明显感觉到儿子的进步,开始主动与家长交流,居然主动说要吃父母做的饭菜,亲子关系已经从之前的冷漠开始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正德.心理咨询[M].台湾: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