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登岳阳楼教案_登岳阳楼教案国家一等奖

tamoadmin 2024-08-26 人已围观

简介1.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三篇2.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些简单的思考3.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4.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有哪些?5.登高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望洞庭》优秀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1.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三篇

2.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些简单的思考

3.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4.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有哪些?

5.登高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_登岳阳楼教案国家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望洞庭》优秀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

 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提问:

 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

 2、学习一下生字词:

 正音:和hè hé huó huò 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

 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⑴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意:

 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 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 白银盘里一青螺:

 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结合一下文中的“白银盘”是指的什么?“青螺”有指的什么?之后让大家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美丽?

 三、通过我们刚刚的学习,了解到诗中的意境很清新,很安静

 我们来好好读一读,看看怎样能把它读好。(注意重音、停顿)中间可以指导学生,正因为作者对于洞庭山水的热爱,所以笔下的洞庭是那么美丽。

 四、通过学习,相信同学对于洞庭山水一定好奇,出示洞庭山水的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现实中的洞庭山水

 五、这样的美景,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诗文名篇。

 1、出示:

 杜甫《登岳阳楼》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

 布置作业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句中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背诵诗歌,仔细观察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望洞庭》教学设计五,古诗词三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2.揭题释题

 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介绍洞庭湖。

  二、阅读理解古诗

 1.一读,读准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检查字音,指名读,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2.二读,读好----读出节奏

 ⑴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斜线。出示节奏,指生读出诗的节奏。

 ⑵听范读。自由地练习。指生读,评价。齐读。

 3.三读,读懂----理解诗意

 ⑴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⑵自读自悟,四个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馈,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齐读古诗。

 4.四读,读美----读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色美丽,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②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读出洞庭湖的朦胧美。(齐读)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山水)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翠)

 读出和谐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这句诗妙在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读出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来读读吧!(两句诗齐读)

 ⑵小结全诗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吧!(齐读)

 5.五读,读熟----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z

 1.欣赏有名的诗人为我国的名胜写下的经典名篇。

 2.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

 (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

 板书:

 望洞庭

 观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望洞庭》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写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 学准备: 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考考你,下面的是介绍哪个地方的?(用上学过的诗句或好句)

 出示:

 (1)景:庐山瀑布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2)景:大明湖 诗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景:昆明湖 句子: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师:今天我带大家到洞庭湖走一走。有谁知道洞庭湖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二、初读感悟。

 1、多媒体出示诗,师配乐朗诵。——范读

 2、咱们也来读一读。

 同桌互读 抽读检查(5-6人)

 3、检查自学效果:

 A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B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也可以把不理解的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3、大家预习的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洞庭湖的美景吧。(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

 师:送你们一组词语,幻灯片出示:

 山青水秀 水天一色 湖光山色

 水平如镜 银光闪闪 波光粼粼

 备注:培养学生积累字词的习惯,为下面的写作作铺垫。

三、细读体会,理解诗句意思。

 师:洞庭的美景配上刘禹锡的诗句那一定是有声有色,下面把你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结合诗句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生: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师:看到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形容的?(镜未磨)

 师:讲解“镜未磨”的意思。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师:这里藏着什么修辞方法?

 生: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无风的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同桌互相把这两句美美地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同桌互读,一个读,一个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师:远远望去,在平静的湖面上,我们还看到了什么?他像什么?(出示君山)

 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君山的?(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

 师:你觉得它美在哪里?(翠、白、青,描写的有声有色)

 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三)诵读或背诵全诗。

 师: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让我们闭上眼睛再去感受一下这宁静和谐的洞庭湖。(给学生配乐诵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作者感情。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是用什么心情去读的?(愉快、高兴)其实,这首诗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之后途经洞庭湖,夜晚站在岳阳楼上看到如此宁静和谐的美景,写下了这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小组合作,互相说一说)

 备注:学生读完,说一说这样读的原因。老师要在感情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感情,体会作者开阔的胸襟,广阔的胸怀。

五、说写结合,感受诗句之美。

 1、师: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请结合刘禹锡的诗,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一下美丽的洞庭湖。

 2、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庭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更多有关洞庭湖的古诗,相互交流。

 3、最后,我们让我们和着动听的音乐,美美地背一背这首诗。

 望 洞 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预习提示:

 1、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下面字词。(把不理解的做出标记)

 洞庭 湖光 秋月 和 潭面 磨 遥望 白银盘 青螺

 2、 课下查阅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3、画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诗句或你不理解的诗句。

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三篇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些简单的思考

#教案# 导语《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考 网我整理了初中语文春望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望教案一

 教学要点:①朗读②赏析③探究④拓展

 教学难点:①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春望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春望》及五律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特点。

 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三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⑶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明确:全诗触景伤怀,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板书设计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簪

  春望教案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搔浑溅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学生小组交流。

 2.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破感时恨别抵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山河城春草木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感搔更短不胜簪家书

 3.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对比反衬寓情于景颔联触景生情承上启下

 颈联思家迫切引起共鸣尾联细节描写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学生讨论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思考下列问题: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着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

 寓情于景感时忧国

 城春草木

 溅泪花

 触景生情过渡

 惊心鸟

 产生共鸣烽火家书

 恨别思家

 细节描写搔更短不胜簪

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读《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感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王荣生博士在其所著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书中在教学内容方面大致提出了以下观点:1、课文中有它作为文章本身的原生价值,编进教材后,文章有多了他的教学价值,教学价值是指文章“如何传递信息”的,而不是指文章传递了什么信息。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中,教给学生课文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课文根据的他的特点,又可分为“定篇”、“选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的课文有它不同的教学价值,当然也就有他不同的教学内容。用王博士的观点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收获。 一、所教的内容要有语文味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回想起我教《稀粥南北味》(张抗抗)的经历,我当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第一遍设计时,我定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知道文中的这些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思考“味”的含义,理解作者表面写粥,背后蕴藏着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为人处事的价值观。感受作者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步骤:导入:1、从“大家都应该喝过粥,粥的味道是怎样的呢?”入手,让学生谈谈,从而引入作者张抗抗从粥中尝到的“滋味”——“……从喝粥的经历,体察到稀粥始终长盛不衰的种种魁力……”2、明确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布置讨论问题:“通过默读、圈划,找到粥的魅力是什么,‘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是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交流:从预习中学生已知课文按照作者的喝粥经历,按时间分为三部分。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探究。教师出示投影提示:大家可以试着用以下的方法找寻问题的答案。圈划并诵读作者描写形容粥滋味的语句、段落圈划并概括作者描述和喝粥有关的事情、人物的语句、段落圈划并诵读作者喝粥的感受、体会的语句、段落读完本小组的内容后,再读读作者的其他喝粥经历,比较后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行圈划后,再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深入思考:教师提问:作者认为,稀粥是贫穷的产物,是时间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稀粥会渐渐远去。你是否同意她的看法?学生思考后发言。布置作业:请借用书中描述稀粥制作的语句,来写写你们家里某种食物的制作,如果能写出这种食物对你们家庭或家族的意义就更好了。思考:读了《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后,我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评这份设计,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是被我用“粥的魅力是什么,‘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导着,而从我的教学步骤中看,我已经把答案的范围告诉了学生,如可以在粥的滋味中去找,在喝粥人的感受中去找,等等。而且第二条目标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它。学生在这课中,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到指定的地方,归纳概括出答案即可。教语文就是教课文,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我的设计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用”课文。那么应该用教材来教什么呢?我认为要教出“语文味”,如一篇课文,既可以教给学生有关的语言知识,也可以训练学生有关的语文技能。这里的语言知识和语文技能训练才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如这篇课文的语文味可以体现在作者精巧的构思上,比如:为什么要写喝粥的人,为什么要写三种粥等等 二、“语文味”应从学生出发,应体现文本价值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学内容要体现语文的本色本香,要着眼于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揣摩、品味和运用。《稀粥南北味》的第一遍的教案设计被否定后,我考虑将教学内容集中在表现粥的美味的语言上,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出发来写粥的方法,觉得这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是有好处的,于是,我又设计了以下的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体味作者描写粥、议论粥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粥的情感。2、懂得描写事物可以用多种方法,并从多角度出发。课前准备:略教学步骤: 导入:从大家平常喝粥的感受出发,讲到在作者笔下,普通平凡的粥确有了不同寻常的滋味,有“长盛不衰的魅力”,今天的课就要来找找作者笔下的粥有什么样的滋味,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滋味的。学生交流讨论:关于白米粥的讨论:学生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交流圈划的内容;由其中一组先发出“挑战”,诵读文中的有关语句,请另一组的同学来讲讲这句话写出了粥怎样的滋味,怎么写出来的。教师活动:随时归纳点评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发现作者的匠心;随时引导讨论的进一步开展,用问题,如当学生只停留在对喝粥的语言的分析时,将学生引到粥的制作上,到对粥的议论和赞美上。并在最后及时以投影形式归纳总结,如以下的投影:标题:白米粥的滋味写作的角度文中的语句分析喝粥的感觉那样的白米粥,天然的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滚烫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用形象地、具体的,能让读者感受到的物体,如白芍药花、百合、莲子来形容喝粥时那难以言明的感觉,又因作者觉得粥是“清爽可口”的,因此又选择了白色的,清雅的事物,读来令人赏“目”悦“口”粥的制作略略喝粥人的表现略略注:下划线部分让学生说,空白部分也让学生讲。关于“金色粥”的讨论:学生活动:对照上一张投影,自己来讲讲金色粥的魅力在哪里(学生个人讲)教师活动:随时归纳点评指导,并提问:写金色粥,作者是从“喝粥的感觉、粥的制作、喝粥人的表现”这几个角度出发写的吗?还有别的角度吗?请同学朗诵有关描述“广东粥”的语句,读出粥的魅力来。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作者带着对粥的深厚情感,绘声绘色,形象具体地描写了粥,还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赞美了粥给与她的“精血气力,聪明才智”,使现实生活中普通平凡的粥变得如此美丽神奇,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夫。布置作业:学习本文作者的写法,描述你家的某一种菜肴的滋味,明天我们来个大聚餐。要求:从多角度出发写作。这堂课的语文味较浓,抓住了描写的角度。课后,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写出了家中的食品,我们上了一趟“美食大会餐”的课,大家的短文都写得不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堂体现了语文味的课,但是,对照王博士的观点,我觉得这次教学有一些问题:没能扣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教,没能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他看不懂的地方是哪些,老师撇开这些不去教他,而是教他其他的内容。或者说是没有学习到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描写要多角度”这个语文知识来表情达意的。教学内容的适切性不够,为什么要教学生多角度描写呢?是课文里有什么我们就叫什么吗?学生确实是不会多角度描写,但是,这篇课文是多角度描写方面的典范吗?如果教的确实应该是多角度描写,那么仅用这一篇《稀粥南北味》是不够的,应该还补充相应的其他课文,共同来讲清这个问题。思考:从这堂课来看,我注意到了教学要有语文味,但犯的错误却是没能将课文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相结合,造成了学生还是不能体会课文原来要传达的信息。以王博士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来看,我认为像《稀粥南北味》这样的课文属于“例文”,课文中有可以教的很多知识,比如在这篇课文中我可以教“总分”结构,可以教多角度描写,还可以教托物言志等等。但是,我们应该以什么依据来选择较哪些呢?我的想法时,教师应该以所教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前提,以教材内容的编排为依据,有选择的教。比如,在处理《稀粥南北味》这课时,就可以将它放在“风俗世情”这个单元里,看看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除了在题材上有共同的写祖国各地风俗之外,站在文章学的角度来看,课文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找到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以这些课文为例,来讲清文章某一个“传达信息的智慧”。用王博士的话来说,就是“先必须依据课程目标,了解学习这类选文要达到什么目标。其次,必须从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来思考文本作为选文的价值取向。因为把一篇文章放在整个教材的选文系统中,它不但具有单篇的教学价值,同时也具有作为系统一部分的局部意义。”其次,教师所用的教学参考中,可以让老师明确课文的教学价值的东西不多,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教师挖出来的东西对不对,比如,我所认为的《稀粥南北味》可以上“总分”结构、上多角度描写,这些“上”的内容对吗?这是值得认真商议的。为此,我的设想是,可以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力量,大家来商量课文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大家来补充教学资料当中所没有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恐怕比教师个人研究要来得科学的多。 三、“语文味”重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综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以及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融合。在设计《杜甫诗三首》(登岳阳楼、登高和石壕吏)时,我定的一个教学内容是知道作者的生平和其思想。当时,为了讲清诗的思想内容,我查了很多资料,查到了叶嘉莹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杜诗的文章,为了讲清杜诗,叶教授用了很长的篇幅讲了杜甫的生平,使我认识到要理解《登岳阳楼》和《登高》就必须知道杜甫的生平。于是我制作了以主题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从几首诗简单地了解杜甫的生平”的ppt课件,将一段段的杜甫生平故事与学生学过或没学过的杜诗相结合,如学过的《望岳》、《春望》,没学的《兵车行》等,以此为学生学习诗歌作铺垫;同时,我还调整了学习的顺序,按照杜甫的生平,不先讲授课文开头的《登岳阳楼》和《登高》,在看完ppt后,先讲《石壕吏》。但其后的教学内容又陷入了讲诗歌主题的“泥潭”中,在这里隐于主题无关就不多叙。思考:从《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对于定篇给如何教来看,我觉得我这样的教法还是可行的,因为学生对于是谁什么几乎没有认识,对于如何欣赏诗也不知所以然,如果仅以简单的要求让他自己背诵,可能会引起学生对诗的反感,因此,像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在考虑学生接受能了的基础上,将之讲透讲清,让学生能多方面的来阅读这首诗,增加语文知识。还可以有关于诗该怎样欣赏的知识,如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等等,有教授诗歌赏析可以有哪些着眼点等等。也可以以整个唐诗单元为整体来讲清如何欣赏唐诗,讲不同的诗可以如何欣赏。以诗歌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王荣生老师所著的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在教学时总能自觉地想到教这篇课文,教这个单元的课文,我要给学生什么?在教学时,我会用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什么”来使教学内容扎实有效。虽然在确立每一课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内容时还有很多困难,但希望能借这篇文章,引起大家思考,多关注课文的“教学价值”,认真挖掘课文要教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最后,借王博士在书中引用过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的开篇中的那段话来结束本文,希望学生能在我们的指导下,不会像金生叹所批评的“今人”一样不会看书:“今人不会看书,往往将书容易混账过去,于是古人书中得意处,不得意处,传笔处,难传笔处,……,无数方法,无数筋节,悉付之于茫然不知,而仅仅粗记前后事迹,是否成败,……”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必背课文有哪些?

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下面是我整理的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欢迎参考。

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1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陶渊明的《饮酒》诗,好比我们这个旅游团观赏了陶渊明经营管理的一处田园风光,领略了它特有的风味。今天我们继续旅行来到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和宋词。这两座高峰郁郁葱葱,蔚然深秀,美丽的景色令游赏者目不暇接。由于时间紧,我们在这两处景观中,重点欣赏孟浩然和范仲淹,走马观花看一看李白和白居易。同学们,同意吗?

 (解说:这个导语既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交代了这一课的教学安排,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想像。)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范仲淹所处的北宋时期,其主要边患是辽和西夏。1040年到1043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扰。其间他作了《渔家傲》词数首,写边镇劳苦,今只存这一首。词中着力渲染了边塞的悲壮气氛,抒写了思念家乡的情绪和抗击侵扰、巩固边防的意志。此词首开边塞词之作,其格调苍凉悲壮,感情沉挚抑郁,一扫花间词派柔靡无骨、嘲风弄月的词风,成为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先声。

沪教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案2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教学设想

 1、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的湖。引出孟浩然对洞庭湖的描写。

 2、学生自读三次,参照注释理解每句诗歌的意思。

 板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3、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4、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突破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到底是“羡鱼”还是“羡钓鱼”

 (1)有两种意见,分别给自己的观点找出支持的理由。

 (2)一般情况下两派意见争持不下,理由都不充分。

 (3)此时教师给出“孟浩然”的作者简介,提示学生思考方向。

 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生活在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于吴越。张九龄在唐玄宗二十五年(737),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5、反复朗读、尝试背诵。

 作业: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自荐”。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拓展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及答案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

 平:此指秋天湖水上涨,水面与岸齐平。

 涵:包涵,包容。

 虚:虚空,即天空。

 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气蒸:水气蒸腾。

 云梦泽:即古代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都淤成了陆地。此指洞庭湖。

 撼:撼动。此为拍击之意。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2分)

 6.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2分)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5.雄浑壮阔,气势博大

 6.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意思相同即可)

 7.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

 8.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3分。意近即可)

 阅读练习二: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天空。(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D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10、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的妙处。(3分)

 11、这首诗和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以登览为题材的抒情诗,所抒之情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

 (9)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又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

 (10)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11)这首诗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荐的心情。杜甫的《登岳阳楼》感身叹世,表现贫病困顿中的诗人忧时忧国的情怀。

 阅读练习三: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1分),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2分)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2分)

 4、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五言律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阅读练习四:

 1、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答: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氛。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答: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爱的摇晃起来。

 3、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

 答: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因此渴望出仕求官,渴望被援引。

 4、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典故;这是隐喻想做官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阅读练习五

 ⑴下列诗句中描写洞庭湖景象的是(2分)

 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B.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生日向西

 C.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⑵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划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⑶结合诗歌的尾联(最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C

 (2)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或:一片白茫茫的云梦泽水气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撼动整个岳阳城。)(意对即可)

 (3)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或想做官却没有途径)(1分),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1分,意对即可)。

 翻译:

 八月的洞庭湖水涨得平平满满,浩瀚的湖面与天浑然一体。蒸腾的水气笼罩着广阔的云梦二泽,湖中的波涛拍击着坚固的岳阳古城,我想出仕无人援引,犹如想渡湖却没有舟楫一样,在这圣明之世置闲真使我惭愧不已。坐在岸边望着垂钓之人,我心中不禁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赏析]

 唐玄宗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故称波撼岳阳城。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后四句是感怀。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希望对方推荐。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

 这首诗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写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抒怀里又要结合写景,含蓄不露,虽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写景上,诗人抓住洞庭湖水势大的季节,用八月来点明,用湖水平说明水势的浩大,开头朴实而有力。第二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气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原来是含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把天和空都包含进去了。这才捕捉住了它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浩渺的气势。如此还不够,再加上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

 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

 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而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

登高教案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篇目及建议 第一单元:课文: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建议熟读屈原《湘夫人》(背诵、字词)《拟行路难》其四 “泄水置平地”(背诵)杜甫《蜀相》(背诵)——名篇陆游《书愤》(背诵)单元推荐作品:阮籍《咏怀二十八首》其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白日沦西河”李白《越中览古》:建议背诵李清照《一剪梅》:建议背诵黄遵宪《今别离》习题出现:李白《行路难》:建议背诵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第二单元:课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建议熟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背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背诵)杜甫《登岳阳楼》(背诵)韦庄《菩萨蛮》“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背诵)推荐作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杜甫《旅夜书怀》:建议背诵苏轼《新城道中》:建议背诵(至少对仗两联)姜夔《扬州慢》:建议背诵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建议背诵习题出现:王维《归嵩山作》李白《赠孟浩然》、杜甫《解闷》李贺《梦天》:建议背诵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建议背诵杜甫《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建议背诵第三单元:课文:李白《将进酒》(赏析、背诵)杜甫《阁夜》(背诵)李贺《李凭箜篌引》(背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背诵)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背诵)推荐作品:屈原《国殇》:建议背诵“出不入兮往不反”至结尾。高适《燕歌行》:名句要记诵。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建议背诵。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睢景臣《般设调·哨遍·高祖还乡》习题出现:韩愈《听颖师弹琴》:唐代描写音乐名篇之一。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建议背诵。柳永《甘草子》“秋暮”张先《系裙腰》“惜霜蟾照夜云天”第四单元:课文: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庄子·庖丁解牛》司马迁《项羽本纪》(节选,项羽之死部份)——《鸿门宴》一课提到过。杜牧《阿房宫赋》(背诵)推荐作品:褚少孙《西门豹治邺》(《史记·滑稽列传》节选)魏禧《大铁锥传》习题中出现:杜牧《题乌江亭》、胡曾《乌江》、王安石《乌江亭》、李清照《咏项羽》、《占领南京》:建议背诵第五单元:课文:苏洵《六国论》欧阳修《伶官传序》韩愈《祭十二郎文》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推荐作品:方苞《狱中杂记》张岱《陶庵梦忆序》第六单元: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建议熟读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背诵)归有光《项脊轩志》推荐作品:苏轼《游沙湖》刘基《苦斋记》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登高教案 ,欢迎大家分享。

登高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贪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登高教案 2

  一、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学宗师”“诗圣”。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曾自负地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但杜甫一生却在苦难和穷困中度过,这使他更接地气,“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人生的痛苦和民众的疾苦,增添了他内心的辛酸苦累和伤感,忧国忧民的情绪。

  二、了解律诗: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

 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佳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三、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四、名家点评: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一联蜂腰,后一联鹤膝。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变。昔人谓两联俱可裁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好在“无边”、“不尽”、万里”、百年”。

 1.背景补充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一一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有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2.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情特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3.联系解题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一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五、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六、文体知识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著名作品。

 ①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②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七、巩固练习

 1.下列诗句颔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登高》这首诗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你认为它在哪些方面堪称此誉?

 3.《登高》诗中的景物描写对于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对偶,“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写出了诗人对韶华已逝却壮志未酬的无尽愁苦。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二是叠字“萧萧”“滚滚”,突出了树叶飘零和江水奔流不息的情形,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有韵律之美。

 2.答案:观点一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这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发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观点二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观点三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写山景,二、四两句写江景,五、七两句写悲苦,六、八两句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抒情,由“悲秋”而致“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3.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前四句写景,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眼,而是将这种悲秋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诗中的自然景物和猿啼声充满悲哀的情调。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洲,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