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十大著名心理学书籍_当下的力量

tamoadmin 2024-08-25 人已围观

简介1.《当下的力量》第一章读书笔记2.《当下的力量》:用你灵魂的深处去感受当下的力量3.当下的力量读后感4.《当下的力量》全书总结:5.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6.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唤醒真正的自我,从痛苦中解脱7.读书29《当下的力量》|若非当下,何时8.漫读《当下的力量》解评记——01畅销的由来《当下的力量》被形容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如果你有幸读到这本书,那么恭喜你将有机缘获得灵性的指引

1.《当下的力量》第一章读书笔记

2.《当下的力量》:用你灵魂的深处去感受当下的力量

3.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4.《当下的力量》全书总结:

5.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

6.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唤醒真正的自我,从痛苦中解脱

7.读书29《当下的力量》|若非当下,何时

8.漫读《当下的力量》解评记——01畅销的由来

十大著名心理学书籍_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被形容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如果你有幸读到这本书,那么恭喜你将有机缘获得灵性的指引,发现自己内在的感知力,让自己活的更快乐。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他说:“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读罢此书,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了摆脱内心的痛苦。

而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才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中国千百年的儒家文化,“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一个孝字让家长有着无上的权威。而孝顺也是一种臣服,一辈子被父母以爱的名义掌控。

我们中国的孩子太可伶了,从小被限制的东西太多,本该属于孩子应该有的快乐天性总是被压制。比如爷爷和孙子在一起,孙子看到同龄的小伙伴就跑过去两人又喊又跳,这边爷爷肯定会大声训斥,:“小点声”,那边父母也会不住的招呼着:“别摔了,别打架”,父母永远把自己几十年的想法和经验不知不觉的传递给下一代,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快乐下去的天性。

我们的孩子学到了太多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如果这样了或是如果那样了,我们知道父母会不高兴,老师会不高兴。于是我们越长大越开始学着内敛,学着低调。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开心和快乐。为什么?因为怕别人的不开心。

有时候我们觉得活着很痛苦,为什么会觉得痛苦,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想的太多了。有些人喜欢极限运动,比如蹦极,很多人站在高台上会犹豫,会恐惧不敢跳,不就是想的太多吗?如果不想,直接跳下去,就是突破了自己,怎一个“爽”字可以说的清。

人生就是一场伟大的体验,什么叫悟道,只不过就是明白了过去已经回去,未来还没到来,想的太多,就是负累。只有活在现在,才是真现实。

有一对小夫妻来民政局离婚,问其离婚原因,竟然是因为一张**。原来前一天晚上两人探讨**的问题,老公说:“我要中了五百万,我就给我妈买个大房子”,妻子说:“我们要中五百万,我就开个美甲店”,老公坚决不同意,于是两人就五百万的分配问题整个晚上吵的不可开交。于是第二天以三观不合原因来离婚。

**还没买呢,就想到了那么多,真的值得吗?我们都想成为马云,却不去想马云当年付出的艰辛。佛家讲因果,现在我们只想到了果,可是没有因哪有果。

这世界哪有什么时间,时间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是我们的一种自我迷惑,不信?不妨思考一下时间的标准,我们将时间定义为小时、分钟、秒,可是这标准真的是那么标准吗?对于幸福快乐的人来说,快乐不知时日过,一个小时、一天甚至一年,眨个眼就过去了;但对于在重病、承受生活重大打击的人来说,分分秒秒都艰难——但他们其实都在用同一种时间的计算标准。

很多人以为自己活在自主的生活里,其实在没有觉醒的心灵里,那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们早已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编好了程序放进轨道运行,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一种错觉,你以为你管理着大脑运行,其实你的自我管理不过也是大脑的指示之一。

这世间的一切稍纵则逝,当下则永恒。

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也只有当下。因此,我们只有全然接受当下,再取积极行动,才能摆脱痛苦。拿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向当下“臣服”,安下心来去取合适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内在动力和智慧,极大地改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快乐,更喜悦。

《当下的力量》第一章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个充满焦虑,痛苦,压抑的社会中,我拼命的挣扎,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将我解救出这黑暗的生活。

 你能想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能带你走出混沌,重见温暖吗?就是这本萌姐读书会推荐的书《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尼。他是身心灵大师,毕业于伦敦大学,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其实这就是我想得到的世界,现在我的世界实在是太痛苦了,每天生活在焦虑,自责,压抑中,甚至严重时,想过自杀。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渐渐地情绪缓和。接下来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本书在我身上产生的力量吧。

 这本书开头就讲,你不等于你的大脑,这就奇怪了,我们的行为不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吗?那我是谁呢?作者讲你是你自己(本体),大脑只是思维的工具,它通过无意识得思维来批判你。它通过分析过去的经历,思考未来的走向,使我们活在痛苦的过去,焦虑的未来,但偏偏忽略当下的时刻。当下这个时刻才是我们能控制掌握的。他告诉我要做为观察者来观望我的情绪,我的痛苦,我的恐惧,当你抽离出一种状态来静静地观察它时,这些情绪便无处安放。

 我闭上眼睛,用心听我的大脑此刻在跟我说什么。它说,你是无能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每天做事手忙脚乱。没学识,没主见,没远见,也没技能,所以你就是没有用的人……当时我就眼眶湿润了。同时,也感受到了我的内心在说,我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声音太小,而且我的无意识是认同大脑这样给我贴标签。所以才渐渐明白,原来当有人否定,不认同,不赞同我的意见,我的想法时,自己会产生非常愤怒的情绪。要么发脾气,要么冷眼相待……

 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突然觉得有个卡点被打通了,原来自己的焦虑,恐惧,痛苦,都来自大脑对我(本体)的无意识批判。而我本身并没有痛苦,是大脑这个无意识思维给我投射了一个痛苦之身。它只是一个幻像。

 这给我带来了一丝平和的感觉。而这种让人豁然开朗的力量,来自作者讲的要找回我们的本体,感受“临在”的状态,感受“心流”的触动。集中精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将大脑无意识的思维批判,看作是痛苦之身,并接受它,观察它,最后让它变成一道光,融合在温暖的阳中。成为本体之光的一部分。

 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立即实践了当下的力量。这一天,我开车回家,这次说也奇怪,选择了走国道,旅途比较远,有很多岔路口,又是下班高峰期,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居然又把路走错了。当时这火大了,愤怒,自责,责怪……一连串的情绪就出来了。这时我意识到要作为观察者抽离出来看这一切,我的手已拽紧,非常的紧张,因为情绪很不稳定,并有抓扯自己裤子的抓狂举动。于是我深深的吸一口气,慢慢缓和情绪,意识到现在我的大脑在批判我走错方向的行为,它在否定我,在指责我,又勾起了小时候经常被种种外界的否定和批判的痛苦回忆,使这个痛苦之身,更加的痛苦。观察到这一点,我便接受了我的痛苦之身,同时意识到当下走错路后,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当然是专心开车,专注路况,跟着重新规划正确的路线开车回家,这样才能安全的回到家。而这时,痛苦之身的责怪,愤怒,已荡然无存。它在这个时候也是没有用的,自然就消失了,它并不能给我指明方向。

 晚上,刚好我亲爱的姐姐给我打电话,也很巧,今天都是来度化我的,哈哈。姐问我最近起来那么早都干嘛呀。当然我姐是关心我的,怕我又犯“心脏病”。我说起来看书呀。她说,那你看的啥,给我说说。我脱口而出,不讲。很简单的词。我大脑说的。你看,这是我常有的无意识思维方式,为什么我要说不讲呢,看我一步一步来分析自己。

 我姐一听到我说这个,她当姐当老师的范儿就来了。她说,你看了书,不讲,你就看不懂嘛,记不住,白看了。那还不如不看。你看这话我听的是不是觉得姐在否定我,放以前,我就直接挂电话不讲了,因为我自己是看懂了的,不是不讲,是有原因的,但是我不说。因为大脑对我的评判给我又贴标签,它说,你表达能力不好,你重来没有讲过,肯定讲不好,你姐会否定你看的内容,会瞧不起你。这认定让我产生了恐惧心理,自卑,不自信的.心里也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今天我有意识的观察了自己大脑所有批判,并意识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什么?难道是让这些没有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不良情绪?不,当下我意识到我应该表达出我的想法。于是我说,姐,不是我不讲,是我不敢讲,其实我感悟挺深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很自卑,怕讲不好,你笑话我,自尊心会受到重创。我说了大脑对我的批判,也表达了此时此刻的想法。这一说不得了,大脑没有再批判我,而是任由我的内心徜徉。

 接着我姐说,没关系,她原来也是讲的语无伦次。于是,我第一次用独有的自我意识克服了恐惧情绪,开口对亲近的人讲自己读过的书,自己的内心恐惧。一切都很好,并没有嘲笑,指责,换来的是自己身心的愉悦,和姐姐的肯定。

 于是痛苦之身的小我,便化作自我意识的燃料,助我完成分享。

 通过自己的实践,慢慢地开始找到自己的本体一光,慢慢地有意识的思考,慢慢地感觉到当下集中精力的力量,本体的纯净平和,感受到当下临在的状态,痛苦在减轻,焦虑在消散。

 感谢遇见《当下的力量》,感谢萌姐读书会推荐这本书,并导读这么棒的一本书,这使我终身受益,这是本真的拯救了我灵魂的书籍。我也想把它推荐给更多身边的朋友,愿所有朋友能活的平和而有力量!

《当下的力量》:用你灵魂的深处去感受当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是怀哥在2013年前后推荐给我的。这本书对他影响蛮大,当时他还推荐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乐给我。如今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青葱岁月。和他们谈人生、聊音乐,当然我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工作最登对。

怀哥推荐此书的隔天,我就入手了《当下的力量》英文原版。可惜至今书页发黄了,我却只翻了1/5不到。只记得作者在书中说自己在30岁之前,常常感到人生无味,带着自杀倾向的抑郁,低落到无以复加。在这深沉的痛苦中,有一天睁开眼忽然发现世界不同以往,喜悦从心中升起。带着这一刻的顿悟,作者找寻到了那个始终临在的“我”。多年后作者成为了一位心灵导师,将《当下的力量》带到我们的面前。

读书确实是讲究缘分的!过去的五年,随着角色转变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在平衡工作和孩子、婚姻和情感、个人理想和经济大潮带来的行业变化中,似乎一夜之间我结束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一股脑卷进偶尔的小确幸,以及漫长的焦虑。这大概也是绝大多数女孩子在成家后面对的共同问题,无论表面看去多风光、多坚韧,背后都有焦头烂额的时候。在这好似无穷无尽的焦灼中,我翻看了许多和心灵成长相关的书籍,可惜仍旧没有兴致翻看英文版的《当下的力量》。直到看完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一系列书籍,还有胡因梦翻译的一些心灵相关的书目,我发现《当下的力量》对她们的影响很深,于是才买回中文版《当下的力量》。一个多月前内心实在焦灼地不行,终于认认真真读完了这本书。末了,发信息给怀哥“谢谢你!5年前你推荐的《当下的力量》,是我驽钝,今天终于翻完。”。怀哥和我同岁,他的心智却早我至少5年。

- 开悟是什么?

“开悟”这个词听起来就像一些超人类成就的玄学,但是,它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与不可衡量的、不可摧毁的事物相联系的状态。矛盾的是,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更伟大。它找到了超越你名字和形象的真正本质。如果你不能感觉到这种联系,就会有一种与自己以及你周围世界相分离的幻象。而后,你内在和外在的恐惧、冲突和矛盾也随之即来。佛陀将开悟定义为“受苦的终结” the end of suffering

本体(being)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至一生命”(one life)。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当你的思维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

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即是开悟。本体是你的本质,只有当你感觉到临在的时候,你才会立即领会到“我是”的真谛。所以从“本体”这个词到体验到你的“本体”,只是小小的一步而已。

体验这种“本体”状态最大障碍是什么?

思维是体验觉知“本我”的障碍。“思维”不仅仅指思考,还包括你的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反应模式。 认同于自己的思维,不能停止思考,自己又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同时,思维还创造了一个虚的自我,不断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强迫性思考是活在一个分裂的状态,一个充满问题和冲突的疯狂而复杂的世界。开悟是一个圆满的境界,合一而和平,与生命以及它所显化的世界合一,与你的本体合一。 思维认同创造了一连串的概念、标签、意象、词语、判断和定义,阻碍了你所有真正的关系。这些东西挡在你和你自己之间,你和他人之间,你和自然之间,你和上帝之间。我们通常会忘却一个事实:在我们肉身表象看来是与众生分离的情形之下,我们其实是与万物合一的。 思维已经变成一种疾病。当事情失去平衡时,这种疾病就会发生。

注意:如果思维被正确利用的话,思维将变成一个超强的工具;但如果利用不当,它危害则巨大。准确地说,不是我们利用思维的方式不对,是基本上我们根本没有利用思维,而是思维在利用我们 不认同吗?简单地说,你可以按动一个开关按钮,来停止你大脑中的思考吗?你叫停它就停,也许有人一两分钟还是可以的。如果不可以,这几乎就像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思维俘虏,思考问题的实体是你自己吗?当你去捕捉这个思考者的时候,开始去观察思考者时,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就被激活了。

从你的大脑中解放出来

“观察思考者”是什么含义?在街道上,你可能遇到不断喃喃自语的“疯子”,其实疯子的行为与你,与其他“正常人”区别不大,只是正常人没有把脑袋里的声音大声说出来而已。脑子里的声音不停在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选择好恶。这种声音可能与当下所在的情况无关,可能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一些事情,在回忆往昔,或是在幻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即使这种声音与现在的情况相关,它也会以过去的形式来解释它,这是因为声音属于我们被制约了的大脑,它是我们过去的经历以及我们继承下来的集体文化思维模式的结果。所以,我们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从我们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这是唯一真正的解放。如何做到?

第一步:经常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特别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那些多年来缠绕你的“旧唱片”。这就是“观察思考者”的含义。当你倾听大脑中声音的时候,全然去倾听,不带任何批判,临在就好。当你临在,不带批判倾听的时候,你不仅会觉察到思维的声音,还会意识到你在观察这种思维。随着你的临在,你会觉知到观察者背后的更深的自我。于是,眼下的思维的声音就会消退,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这是不自主的、强迫性思维终结的开始。 当一种思维止息的时候,你的心智里会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 – 思维空白。起先,这种思维空白是短暂的,或许仅仅几秒钟,但是渐渐地它们会变得长久些。当空白出现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感觉到静止和宁静。再多加练习,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 当平和和宁静出现,整个人会变得清明,不再混沌、嘈杂,渐渐地跳出事务表象的缠绕。

第二步: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就是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从而在思维中创造出空白。在这种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 你或许会说,绕了这么久绕到这里,让我头脑空白出来有卵用。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事情依旧在那里。实则不然,我们剖析一个把大脑清空专注当下的案例:当我第三遍翻看《当下的力量》,读到此处,恍然大悟。易效能时间管理中有一个关键的工具,即番茄钟。番茄钟的智慧来自哪里?简单地说通常一个番茄钟在25-30分钟,在你启用番茄钟(一个倒计时)前,要扫除和你当下要做的事情无关的障碍,把手机、电话、不相干的人事物统统安置在一边。然后全神贯注地做你现在要做的事,回复邮件给客户,或是写作,或是签一个合同。番茄钟倒计时到了,休息5分钟,然后开启下一个番茄钟。如一天吃6个番茄钟,则一天有3个小时是完完全全聚精会神在要处理的事务上,工作效率就特别高。清空大脑,把焦虑、担心、拖延统统停下来,专注在当前的事务上。不带评价、批判和情绪,去处理事务即可。这就是专注当下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是这个理论的现实延伸。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练习专注在当下呢?其实任何事务都可以用来练习,比如,你上下楼梯时,专注在你每一步上,甚至每一次呼吸时都全神贯注。或者当你洗手时,关注所有与洗手有关的感觉,流水的声音、水流过指尖的感觉,觉察到那个宁静且强有力的临在。 这同样适用于睡眠,很多人疲惫了一天,到了晚上本身身体的能量场低,思维乘虚而入,没完没了地想问题,睡不着。怎样停止思考,迅速入眠呢?有人说数绵羊,恐怕是越数越难安眠。不妨这样尝试看看,我练习了一阵子,现在基本倒在床上5分钟内即可进入睡眠。观察自己大脑里思维的旧有模式,去倾听脑子里的声音。当声音消退时,观察此刻的状态,不带批判地观察,接纳。然后去感觉自己全身每个地方,从脚指头开始一直到头皮,如果有疼痛、疲乏,带着临在去感受这种不舒服,不带任何批判。通常从脚指头转移到小腿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身体进入沉沉的状态,几秒后进入梦乡。 失眠已久,或者思维不停转很久的人,可以用点有放松、舒缓效果的精油香薰,在淡淡的芳香里练习临在,接纳自己,观察自己所有的疲惫、委屈,和低落,慢慢地找到了思维的空白之后,就会越来越频繁地跳出思维的陷阱。

超越你的思维

大脑只是一个工具,它是被用来处理特殊任务的,当这个任务完成时,就要让它处于休止状态。因此可以说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由于思维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它会导致我们生命能量的严重损耗。

实际上这种强迫性的思维是一种上瘾症。上瘾症的特点是什么?非常简单:你没法选择停止,思维甚至比你还强大。为什么会上瘾?因为你认同思考,就是说,你从思考的内容和活动中获取自我的感觉。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在我们个人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下,我们在脑海中会勾勒出自己的形象。不妨把这个虚幻的自我称为“小我”。“小我”由思维活动组成,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它才能存活。

对于“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小我尽力使过去发生的事情复活,因为如果没有过去,你将会是谁?它还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它还能继续存活。并且在未来寻找某种慰藉,它会说“某天,当这个、那个或其它的事情发生时,我就会很好、很幸福、也很平和”。即使小我看似在当下,它所关注的当下不过是达成未来的手段而已。

当下就是解脱的关键。但是,只要你与你的思维认同,你就难以找到当下。思维的优势不过是意识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现在就需要向下一个阶段迈进。思维和意识不是同义词,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如果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但是意识的存在不需要思维。

开悟意味着超越思维。在开悟的状态中,必要时运用你的思维,但是运用思维的方式会更为集中、有效。你主要为实际的目的而运用思维,但是你会从不自主的自我对话中解放出来,享有内在的宁静。当你利用你的思维时,尤其是需要一个有创意的方案时,你会在思维和静止之间,思维和无念之间徘徊。无念是有意识但没有思维,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当思维和意识失去联系时,思维会快速地枯竭、变得病态,具有破坏性。

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求生的机器,但是这些不具有创造性。绝大部分人不具有创造性,不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维,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维。 身体或生命的奇迹不是通过思维来创造和维持的,很明显,有一种比思维更重要的智慧在起作用。

情绪: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情绪在思维和身体的相遇处产生,或者说情绪是思维在身体上的反映。如果我们被自己的思维、喜好、判断以及分析控制得越多,也就是说观察者意识越少的话,情绪能量的负荷就会越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不能感受到情绪,或是切断了和情绪的联系,最终会在生理层面上体验到情绪,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者疾病的形式出现。强烈的无意识情感模式可能会显化成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外部。在思维和情绪之间有一个恶性循环:它们相依为命。思维模式通过情绪创造一个思维被放大了的反应,而情绪的震动频率又一直为原来的思维模式注入活力。

了解你的思维,身体总是会给你一个真实的反映,所以请在你体内去看或者去感受它。如果两者之间有明显分歧,那么思维永远是说谎的一方。同样的,思维存在你的大脑里面,而情感具有强烈的生理成分,所以可以在身体内感觉到它。然后,你可允许情绪的存在,但却不要受它控制。你不再是你的情绪,而是一个观察者。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所有无意识的东西都将会被意识之光所照亮。

积极的情绪,如爱和喜悦,是什么?

爱、喜悦与平和是深刻的本体状态,或是内心与本体联结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它们没有对立,因为它们都源自思维之外。但情绪则不同,它属于二元思维的一部分,有好必有坏。所以在未开悟的,与思维认同的状态下,我么所称为“喜悦”的东西,不过是痛苦和欢乐轮流交替时的短暂欢乐而已。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欢乐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就会变得痛苦。

思维不停在外部和未来寻求拯救或满足,以替代本体的喜悦。所有欲望都来自于此。只要我有思维,我就会有欲望、需要、执着、厌弃等,离开了这些就不会有“我”的存在。所以不要努力解放你的欲望,或试图达到开悟的境界。关注当下,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临在者。不是引用佛的话,而是变成佛,成为觉醒的人。

《当下的力量》第一章主要讲清楚一件事情:思维通常控制了我们,而不是我们控制了思维。思维包括情绪,情绪是思维发酵后在身体上的反应。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好坏会通过身体反应出来。我们稍微静下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就可以感知到情绪在哪里出了问题。要达到更高的意识层面,需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我们不等于自己的大脑。要跳出思维对我们的控制,从而找到本然、本我,这就是一种开悟。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此时此刻,而不是任由思维把我们绕在过去和未来,那么专注当下的这一刻,就找到了止息,思维空白就会出现,只有当我们和本然链接起来,创造性的智慧就会出现。

西方人的逻辑性更严密,在理论的研究上更务实。作者用相对缜密的逻辑推导,用 “接地气”的方法来呼吁人们达到“开悟”状态。回头一看,这不就是佛教里推崇的 “戒、定、慧”吗?无论是用打坐、念经、瑜伽、冥想或是任何方法,最后归一到专注在当下,让人安住当下。静下来后,人的意识就会清明,做事就不犯糊涂,最后智慧才有可能升起。《大学》里也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说,大道都殊途同归。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当下的力量》是由埃克哈特·托利写的一本心理学书籍, 作者在2011年评选的世界百位灵性导师中,埃克哈特·托利名列首位。埃克哈特·托利在世界各地旅游讲学,他努力将自己的心灵启迪实践传授给世界各地的人。本书在豆瓣评分8.4分,这本书在国外刚出版的时候,曾经长期蝉联《纽约时报》心灵类畅销排行榜第一名。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学的好书,无论你在任何时候阅读此书,都会给你的内心带来宁静平和。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国人都陷入了恐慌当中,我随手拿起这本书籍,读了起来,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放下了自己的焦虑不安的内心,静静的陪伴着我的灵魂,走入这本书中。

所以,本文我会结合《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从“超越你的思维,如何摆脱痛苦以及如何进入当下的生活”这三个方面为你解读此书的经典内容,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谈谈本书带给我的改变:

当我开始往下读,仿佛我的内心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当中。我的思维下意识的给震惊到了,内心忽然充满了恐惧,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往下读,但是当我看到书中,说到一个又一个读者读了这本书之后,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力量。

埃克哈特·托利是一位心灵导师,他在书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理解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痛苦的创造者,那就是我们的大脑。而不是其他人或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而引发的问题,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我们的过去,担忧我们的未来,我们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认同我们的大脑,并认为大脑就是我们,实际上我们远远比我们大脑更伟大,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那如何才能从大脑中解脱出来呢? 从书中得知我们跟大脑分为了我和大脑,就像是两个同时存在的个体。举个例子:有一个疯子在街上喃喃自语,时而大声喧哗,时而骂人,时而痛哭。其实他与我们正常人相差不大,只是我们正常人把不想说的话埋在心里不说出来,然而我们的心里有个声音它就会埋怨,批判,甚至用同情,讨厌他们的眼光去看待这这个疯子,作者解释这个声音就是我们被忽略的大脑。许多人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第一步:经常性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以观察者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声音,让你的思维进入空白阶段,你在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

第二步:你进入一种“无念”的纯意识状况。这时你深深感受到你全身的血液流过你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你将感受到了进入无意识的临在状态,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你无关。简单的说你就像那花草树木一样,没有任何的想法,你也不会对身边发生任何事情感到愤怒、伤心、难过、抑郁、恐惧。

因此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从而解放我们大脑。

依我来看,所谓的无意识状态,就是当我们做任何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任何的情绪时,那么我们就不会被思维所控制,我们才能真正的活在当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为什么会痛苦,痛苦究竟是从哪里来,让我们找出了痛苦之身,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摆脱我们的痛苦?作者告诉我们的痛苦分为两种:对过去放不下和对未来恐惧。 接下来我们一一去解读:

①对过去放不下,童年的回忆,活在原来的家庭里

很多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他还活在过去当中,也许他还活在童年的阴影里,活在他原生的家庭当中出不来,所以他会依恋过去,活在过去当中,他拼命的在记忆当中找寻那个过去自己的身影,简单的来说,就是他活在自己以前的影子里。

当他活在过去出不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里就会出现一个“小我”意识。作者所指的“小我”是虚的自我,它是我们无意识地认同于思维而产生的。因为小我看待当下的方式完全错误——它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的,那就会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形成一种痛苦、焦虑、愤怒等等一切坏的情绪,因此会造成我们大脑无意识的认同。

如果我们不及时的去阻止这种想法,那么我们就会活在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永远的出不来。就会以一个消极的情绪去面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当我们常常活在过去当中,就会给我们的自身产生一种困扰,因为过去的永远成为了过去。《原生家庭》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可能活在儿时的欢乐童年里,因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也是我们人格形成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想要回到过去的原因。

②对未来恐惧,我们活在瞬息变化的社会当中,对于未来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何事,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恐惧的心理

就像还没过年前,总觉得武汉新型冠状还离我们很远,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新型冠状就离我们越来越近,因为这种会通过唾液通过空气传播就会进入到人体,对人体产生感冒发烧甚至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偌大的武汉城说封城就封城,这种随之而来的,就是导致了全国人民的恐慌。

作者指出所有的恐惧都是源自小我对死亡、毁灭的恐惧。对于小我来说,死亡无处不在。在这种思维认同的状态下,对死亡的恐惧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你的真我认同观点,出现错误时,那么你就会放大小我的意识,从而导致内心的恐惧想法,世界上很多的战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这么而来的。

作者认为如果想象的未来比现在更好,它会给你希望,或让你愉悦地期待;如果它比现在更糟,会让你焦虑——其实这两者都是幻象。当你真正的把你的意识从思维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发现你很难进入当下的生活,那么请你仔细的观察,并深深的感受你目前所做的事情,以及你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是不是你所想要的。

然后再慢慢的调整我们的思维,不要让我们思维控制我们的自我认识,真正的专注于我们当下所拥有的东西。并感受他的存在,保持你的临在状态来观察你的思维变化,是否痛苦,伤心、难过,以观察者的角度去审判你的思维。这样你将会感觉到一些比你所有观察到的更为有力量的东西: 在思维背后,那个宁静的、观察的临在本身——宁静的观察者。

当你时刻的保持着高度的临在状态时,那么你就会慢慢的发觉你不再陷入活在过去中,也不会惧怕未来发生的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你会专注于当下的生活:

我在过年前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活在痛苦当中,还会迷恋儿童时的过年,带给我的欢乐,深深的陷入在那种儿童时期的过年氛围当中,面临马上过年我此时回不到过去时,我内心痛苦,矛盾,纠结,甚至对身边人埋怨:“我不喜欢现在的新年,我喜欢儿童时期的新年。”我的内心一遍一遍的认同这样的想法,我不喜欢现在的新年,就喜欢儿童时期的新年,我当时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一直陷入到这样的痛苦当中。这么多年来,每次一到过年我就会陷入到想回到儿童时期的新年中。不单是我有这样的想法,从朋友身边以及新闻当中看到很多很多的人说:“现在的新年已经没有年味,还是儿童时期的新年过得最开心,因为……”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好在这段时间看到了这本书,我才发觉原来我是活在了过去的记忆当中,当我深深的保持我的临在时,我才发觉我自己真正的走入我当下的生活,然后从痛苦的记忆当中解脱了我自己。

总结一下:

本文围绕了“超越你的思维,如何摆脱痛苦以及如何进入当下的生活”三个方面为您讲述了此书的核心内容,如果你也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今日头条@美琪同学,或者有空去读一读此书,相信你会真正的明白我所说的,唯有活在当下才是人生的真正的开始。

读此书时,用你的灵魂深处去感受那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去体会那个“看到真理就顿悟”的内在智慧,从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个震撼你心灵深处的能量。

《当下的力量》全书总结: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当下的力量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我读完的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要静下心来,用心体会的书。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才会由这本书得到关于我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同时这本书,也不是很容易理解,许多语句都是比较晦涩,比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的,但是一旦我们理解这些有点深奥的语句,对于我们的内心都是深刻的震撼。

 由于我们总是习惯于理性思考、喜欢用脑子,也沉溺于过去的经验形成的小我的自我认同,还有在现实社会的压力下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所以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们真正的成就感,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去拼搏呢?”“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

 最打动我的是第84页的内容,上面提到,现在的人总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愿望实现的那一天,以为那样自己就会幸福了,实际上他们是在拒绝当下。

 对啊,我们总是推迟了自己快乐的时间!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工作我一定是最最开心的人了,那时我一定会每天很满足;我曾经想过,当我得到某个人的爱的时候,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那时我一定会很幸福;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现在有了什么东西,我会多开心啊,我一定会是最知足的人,可是现在呢,因为我没有得到那个工作、没有得到那个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所以我现在怎么也快乐不起来,或者说我有什么理由快乐呢,那么多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后来,我得到了这个工作、得到了这个人、得到了这样东西,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和幸福,烦恼依然存在,我仍然不开心。所以我又在想了,我现在不快乐是因为我还没有得到其它的东西,如果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那么我那时候才会幸福。

 以前的我就是这个样子拒绝当下的,生活在等待中,读完这本书,我的体验是:人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焦躁了,不再因为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也不再为不可预知的未来产生焦虑、不安、害怕。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活在当下的重要,让我知道下一秒的重要。我理解的当下就是接受现在的自己。我知道做到这点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去做的。

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

1.时间仅仅是一种幻象。当下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生命就是此刻。

2.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

3.瓦解无意识状态的方法:通过自我观察来养成监控自己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

4.临在指的是有觉察力地安住于当下。觉察力就是观察自己脑袋里面思维的能力。

5.只要让未被觉察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思维就等于抗拒。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于抗拒而产生的。

6.当你感到内心产生了消极心态时,把它看成一种提示。每一个危机中都蕴藏着机会。

7.把你自己想象成是透明的,让引发消极心态反应的外部因素穿过你,进而使它消失。

8.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放弃对当下的内心抗拒。

9.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

10.爱情最伟大的催化剂就是完全接受你伴侣的一切,而不是去批判或去改变他/她。你的爱不在你身外,你的爱在你之内。

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唤醒真正的自我,从痛苦中解脱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心得了。可是读书心得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1

我们拥有珍贵的东西——当下的力量。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者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感悟,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德国人。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禅宗的传统里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若非当下,何时?”要求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当下——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心境调整好,把每件事情做好,可以憧憬和期待未来,但不能依靠未来。可以总结和反思过去,但不能沉浸在过去。——一切者在当下发生,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

当下——感悟过程,体验生命。有句经典的语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当下——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从今天起,当一个幸福的人。

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2

你为什么这么伤心?你为什么不开心?

我们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当我有足够的钱,当我有一段完美的感情,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失败和痛苦的心碎,我想我拥有我想要的快乐。

然后你活在你的`未来和过去。你焦虑、悲伤、浮躁、沮丧、痛苦。然而,无数的未来只是由无数的当下组成,而无数的当下也会变成无数的过去。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把握当下,那么你就会失去今天,明天和昨天,最后的幸福将会让你一无所有。

直到前天,当我读完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时,我才开始深入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当下,在没有拥有我们想要的的时候,却依然快乐和幸福?

书中使用比较哲学的语言和逻辑告诉我们,我们一向活在思维的惯性和寻求自我价值的圆满中,当我们不能面对现实,或不能认同自我,焦虑情绪困扰就会哦我们,让我们不能平静与快乐,更别谈论任何幸福和快乐!

事实上,在现实中,我们只能活在当下,一切都会发生在当下,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用的时间概念。时间是一种幻觉。只有向当下投降,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通往和平与宁静的大门。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在那里我们可以拥抱真正的自我。

它还告诉我们如何获得完全的快乐、和平和宁静,从而积累更多的能量,在每一个当下得以释放;怎样透过痛苦之身体悟当下,寻求解放;怎样透过当下连接本然的自我。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爱,什么是真正圆满的感情关系。

总之,我们应该不断反省自己,正视生活的本质,“不扭曲,不变形”,满足于当下,知道如何屈服,不抱怨不焦虑,“以无为而有为”。

我想起一句话:耶稣说,看哪,野地里的百合花,不耕不织却长在地上。

这句话很平常,但让我们知道,如何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任何事物和存在都有它的因果,何不去抓住当下的每一刻,积累能量,等待爆炸,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同时,我也了解到,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幸福。如果富人能取之有道,造福社会,名利双收,他也能尝到幸福的滋味。

当下的力量读书心得3

《当下的力量II》是在Amazon上买书送的,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兴趣,好在书本身不厚,就趁着每天睡前半小时的读书时间看完了。合上书,不禁感叹这是本好书,语言更简单,道理却更深刻。

活在当下,因为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汲取当下的力量,就要学会专注,专注我们的思想,专注我们的身体。思想常常喜欢停留在过去,执着于一些虚幻的念想,却忽略了真正存在着的现在,于是,我们舍弃了该把握的,却死死抓住了该放弃的,痛苦,往往由此而生。

活在当下,就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虚幻的不存在,欣赏那些真实的存在。所见所闻所感的每一刻,都值得我们以喜悦之心去赞美,生命本身,是美好的。

因为专注,才能放下。

我是一个容易忧郁的人,最近常常反思,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敏感的人,总能从一个很小的细节中,编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说服自己、感染自己,然后陷入一种悲伤的情绪。其实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完全和想象一样,即使真的一样,已经发生的事实,就要面对和放下,因为发生了就过去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当下。

这个世界太多事情是个人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掌控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当下。所以,与其让自己陷在一种情绪中,不如学着活在当下,专注眼前,享受生命。内心的平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每每以此鼓励自己,变觉得内心平静很多。生活是一种选择,快乐或不快乐,不过是一种选择。生活是一种修行,修行中,我们学会了选择。

读书29《当下的力量》|若非当下,何时

那些没有找到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财富,但他们依然在四处找寻。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还拥有了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

1. 请充分地利用你的感官。 定静在原处,环顾四周,但是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去做任何的分析与解释。观察一些光线、形状、颜色、质感等。关注每个东西宁静的临在,关注那个容许所有事物存在的空间。倾听声音,但不要去判断它。聆听声音之下的宁静。触摸一些东西,任何东西,并感觉和认可它们的存在。观察你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感觉在你体内的生命的能量。 允许外在和内在所有事物的发生,接受万物的“本来面目”,深深地迈进当下时刻。

2.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等待是思维的一个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质量。

3. 任何沉溺上瘾都源自于你无意识地拒绝去面对和经历痛苦。 每一次沉溺都始于痛苦而又止于痛苦。无论你沉溺于什么,酒精、食物,或者一个人,你都是用某些东西或某人来掩盖你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的过后,在爱情关系中留下的是如此多的不快乐和痛苦。关系本身没有造成痛苦和不幸。它们只是将已经在你内在的痛苦和不快乐引发出来。每一次沉溺上瘾都是这样的。每一次沉溺都会达到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它不会再对你有效,这时,你的痛苦就会比以前更为强烈。

4. 痛苦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当下,便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5.心智头脑实际上是一部求生机器。它对别的心智发动攻击、进行自我防卫、搜集、储存、并分析资讯——这是它的拿手绝活,不过这根本不是创造。 所有真正的艺术家,无论他们知道与否,那个创造的灵感都来自一个无心的地方,都来自内在的宁静。

6. 如果你被你的思维控制并失去了当下的力量,这种焦虑的鸿沟就会与你相依相伴。 当下的事情是你可以去应付的,但是你无法应付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

7.当思维处于静止时,当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你就会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END

-祗宁-

漫读《当下的力量》解评记——01畅销的由来

有人说,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还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在这本书启示下,有人以这本书的主轴精神写了一部灵性《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台湾首次出版不到三个月就重印十几次,两万多本的销售业绩。

想必你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张德芬,她提到的这本神奇的书就是《当下的力量》,是由德国灵性导师 埃克哈特?托利 撰写的。

这本书被形容为 “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200多万册。

在书中,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 简单介绍自己的经历——他在3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压抑和绝望中,而且时常伴随着自杀性的抑郁。29岁生日之后不久的一个晚上突然消失,在接下来的5个月,有时候他感觉自己生活在深深的宁静中,他知道一些深刻意义的东西在他身上发生。

后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读过很多心灵教导书,也求教过几位心灵导师,在一系列的研讨会、冥想课程和私人咨询会谈中,他不断地整合深化了29岁那晚开始的心理变化。

在过去的10年里, 埃克哈特?托利 成了世界一流的心灵导师,他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宗教和传统,古代圣贤深刻的智慧,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所受的苦减到最少,进入到内心的平和世界中。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讲的看似是一个很玄的生命问题,什么是“当下”,实则说起来很简单:“当下”不是过去,不是未来,就是此时此刻。

你会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谁还不明白,问题是明白了你不一定做得到。当我读完《当下的力量》时,感觉到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简单的人生问题明白了却做不到,那就不是真的明白。 换一种说法就是“做”比“想”重要,“行”比“知”重要。

在读这本书时,不要被那一些名词所困扰。比方说“本体或存在being”、“临在presence”的含义,第一次遇见这些概念可能难以理解,记得不要放下这本书,接着读下去,不求甚解地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有些疑问自然会迎刃而解,有些疑问你会忘记,因为你已经不记得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了。

那么恭喜你,已经读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段: 我如何知道我什么时候已经臣服了呢?当你不再需要问问题的时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可不是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 一个人从头到尾自说自话,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用一问一答的谈话方式,像一对老朋友平易亲切地交流着。

所以,读《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时候,请你不要着急,因为你着急也没有用,作者会告诉你:

首先, 你要明白,着急的不是你,是思维里的你,你无法控制思维,人类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大脑的思维;

其次, 如果你觉得痛苦,是因为一个“痛苦之身”,这个“痛苦之身”是过去积累起来的未被安抚的消极能量场,它像“恶魔”一样缠绕着你,活在不能改变的过去,又寄希望于未来。 唯独忘记了宝贵的此时此刻。

对了,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 也在说这样一句话:“过去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当下。未来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在当下。”

读到这里,想起李白的诗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自古以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不如随顺生命的河流,享受此刻,不去管过去和未来。

当然,你会问如何把握“当下”的力量呢?书中给出 实践的法门——冥想或者关注呼吸。

另外读《当下的力量》这本书时,会觉得越来越亲切,因为作者本身很喜欢读《老子》。他把一个“未显化状态”比成老子的“道”,是个“一”的境界,是万物生命的源头,没有二元对立的好坏、对错、是非、黑白,是合一。

当我们越了解这种宁静合一的“未显化状态”,就越能感受到自由生命的能量,也就能够在“外显状态”里过得更好。这里的“外显状态”就是我们思维感知的“物质世界”。

看得见的物质世界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看不见的空无才是无限和永恒。

多年以前读完张德芬女士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只记得几个概念“身份认同”、“臣服”、“转念”、“全然”、“真我”等,当时还不太明白,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混沌之中,有一种困惑,也有一种欣喜。

后来读到这本《当下的力量》,豁然开朗,原来这就是《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源头。 关于日常,关于生命,关于痛苦,关于光明,关于实现的可能,关于当下的顿悟。

如果你问,起初看不懂《当下的力量》怎么办?回答:那就再看一遍。

如果你问,什么时候适合读《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回答:若非当下,何时?

01、畅销的由来

这本书我从17年开始阅读,至今已经有许多个日夜,我一贯把他当做“智书”看待,什么是智书?不是闲暇时的翻阅品,也不是无聊时随手抓的充饥物,它需要静心的去读,去品味,去斟酌作者以及译者确定想要表达的观点。

这不是快餐,读起来难免会有一些慢悠悠的无味感,不能一瞬间提高读者的爽朗感受,而是静悄悄的划过思想宁静时的一抹亮色。如同绝大多数哲学类或宗教类的读物、经书、启示,它给人一种平和与思索的过程,不是所有人的良药,但却是很多人的精神保健品。

这部《当下的力量》主要讲述了“思维”“情绪”“意识”“临在”“灵性”“心理”等精神方面的内容,虽然有一些形而上的味道,但是没有脱离实际生活去空谈,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以及各种事务遭遇的一种剖析与辩证。有些内容接近于宗教方面的哲学思路,却又不尽相同,更显世俗化,因此亲民。在我书写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不同宗门教派的哲思理念,为佐证、为说明、为警惕、为点破一些不慎明朗的观点,以及拗口的行文。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埃克哈特·托利。曾获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截至2009年,300万份已在北美地区发售。这本书最早09年在国内由中信出版社发行,至今仍在各大书店的热读区。

要说明的是,这不是一本鸡汤类的书,也不是一本励志的成功学类的书,至于它像什么类型,我没有办法很好的描述,权且就把它当做我冠名的一本“智书”。如果有兴趣的可以买一本读读,或者由我起缘,听我慢慢解读。

本解评记属于连载形式,将按阅读顺序涉及该书各个章节的议论点,为便于理解,连载题目将重新起名。不定期公开发表于相应平台,署名“千寻听”,这是我第三次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序号前后基本没有太大关联,可分节阅览,也可连贯阅读。收藏基地亦同名“千寻听”,与其他的影评、书评、杂文一起收录其中。

本解评记,将更多宽泛的理念引入,非原书的语句摘抄,也非概念性解释,而是以宽泛理解为主体,解评东西方思想交织下的一种精髓,且适应大多数人通读的又一种视角,力求将曲高和寡的理论拉入实际的应用中。

接下来,一起静心漫读,希望带给你不俗的启发收获。

感谢。

(附录全部章节标题)

01、畅销的由来

02、隐藏的潜在力量

03、什么在障碍大脑

04、如何控制松散思维

05、打破惯性思维的遗害

06、情绪与思维互害

07、善用情绪化思维

08、痛苦源于思维想象

09、淡化不愉快的痛苦

10、恐惧的真相

11、追求什么样的力量

12、真正的“我”在哪里

13、当心误入指向陷阱

14、最大的力量是专注

15、钟表时间与心理时间

16、是谁让你焦虑的

17、寻找生活细节的能量

18、观照自己的内心

19、改事与改心

20、你到底想要什么

21、情绪是种传染病(上)

22、情绪是种传染病(下)

23、伤害存在于行动中

24、臣服不等于认命

25、等待是积极还是消极

26、忽视目的后的愿望

27、如何理解“临在”

28、因平静而强大的奥秘

29、静心有别于入定(上)

30、静心有别于入定(下)

31、意识、思维、本心的区分(上)

32、意识、思维、本心的区分(下)

33、意识、思维、本心的提升(上)

34、意识、思维、本心的提升(下)

35、吸引法则的缘由

3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吗

37、辨析虚实,观物取象

38、“意念”的价值及作用

39、意念与心理暗示

40、意念可突破生理极限

41、注重本心不能嫌弃物身

4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3、作为主演的相貌

44、如何加强免疫与预防

45、聆听的艺术

46、唯物世界与唯心世界的间隔

47、晚安,好觉无梦

48、色即是空(上)

49、色即是空(下)

50、我们都是薛定谔的猫

51、时间与空间的生活辩证论

52、别指谁来拯救你

53、爱与恨,两极间的转换

54、感情成瘾与圆满(上)

55、感情成瘾与圆满(下)

56、什么是美满的爱情关系

57、爱与欲望与认知的共处

58、我眼中的“痛苦之身”

59、宽恕是有条件的

60、轮回是种常态的进步

61、为何要有“无常”的概念

62、世间皆有师

63、乐观与积极心态

64、慈悲非廉价品

65、我们心中的圣人是谁

66、反驳安于当下的臣服观点

67、顺势而为的生活观

68、逆势而动的生活观

69、重大变故对人的影响

70、正面迎接灾难时刻

71、修行绝不避世

72、苦尽甘(不一定)来

73、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

74、终章,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