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廉洁故事征文_廉政故事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廉洁的故事3OO字2.廉政小故事100~200字3.关于廉德的优秀诗句和故事(关于廉的古代故事,诗句急)4.关于廉洁廉政的小故事5.廉政小故事200~300字左右6.廉政小故事(清正廉洁小故事)7.廉洁丶自律,诚实守信的小故事8.中国古代廉洁故事有哪些?宋玉的廉政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1. 廉政的妻子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儿子廉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廉政不同意,并且教训
1.关于廉洁的故事3OO字
2.廉政小故事100~200字
3.关于廉德的优秀诗句和故事(关于廉的古代故事,诗句急)
4.关于廉洁廉政的小故事
5.廉政小故事200~300字左右
6.廉政小故事(清正廉洁小故事)
7.廉洁丶自律,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8.中国古代廉洁故事有哪些?
宋玉的廉政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廉政的妻子死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儿子廉马康和亲戚主张借些钱,把丧事办得排场一点,廉政不同意,并且教训儿子处世立身应以节俭为可贵,不能动不动就借贷。最后,他还是把自己的一块地典当出去,才草草办了丧事。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所谓廉政典地葬妻的故事。
2. 宋玉在担任相国中尉的时期,他拒绝了许多的聘礼,不管有多少贵重物品送来,他都拒收,这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置信。宋玉清廉正直,深得百姓爱戴,人们送他礼物只是心意表示,宋玉却坚持理性把控,竭力为民服务,为百姓谋幸福。
3. 宋玉擅长了解民情,他深知民间的苦难和不满,因此他提出了改革措施,为民间解除困苦,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他取消不合理的税收,出台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帮助贫苦百姓减轻负担。同时,他还鼓励商人兴业,提高了管理效率,为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在九载的相国中尉任期结束时,宋玉深知权力在手,不能为所欲为,他郑重地请求下山。汉武帝看到了宋玉的品行,非常赞赏,于是批准了宋玉的辞职申请。宋玉卸任后,隐居于家,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坚持以正义和善良为标准,继续为社会提供公正和良好的意见和建议。
总的来说,宋玉是一位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好官员,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关于廉洁的故事3OO字
推荐一个简短的清廉故事:
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于谦的官员,他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有一次,他的上司送给他一份厚礼,希望他能帮忙通融一下。
但于谦坚决拒绝,并表示:“为官之道在于清廉,不接受贿赂是我为官的原则。”他的清廉品质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信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清廉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只有保持清廉,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廉政小故事100~200字
Ⅰ 小学生廉洁作文300字,急需!!!
2、包拯清廉拒馈“不持一砚归”
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包拯)因在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县)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今广东省高要县)知州(一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讨好上峰,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去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当即了解原知州的下属官员。官员们皆异口同声地说:“大人,你哪里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得大手大脚啊!”包拯诙谐地说:“对待权贵,恐只能小手小脚吧?”于是他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一日,一个贵门亲临州府,送包拯一方石砚,说道:“大人每日躬笔耕耘,急需上砚。现送得一方,呈与大人,以为万民造福。”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辞不受。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直到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当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因此,人们奔走相告,盛赞包拯为官清明。
3、陶母责子
东晋陶凯年轻时当过浔阳县的小史,专门监管鱼坝。一次,他派人将一罐干鱼送给母亲品尝,没料到陶母不但令差役将干鱼送回,而且写信责备他:你做官,那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不能给我带来好处,却反给我增添了忧虑。陶侃读毕母亲来信,愧悔交加,无地自容。自此以后,严母训导铭刻在心。其后为官40年,勤慎实职没,始终如一。
4、子罕以不贪为宝
子罕,即皇喜,战国时宋国大臣。姓戴氏。宋桓侯时任司城,职同司空,因避武公讳而改,故又称司城子罕。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宋国一些年高德劭的人对此评论道:“子罕并非没有宝物,只是他所珍视的与常人不同罢了。如果我们用一百两黄金和抟黍去给小孩子,小孩子必定会选择抟黍;如果以和氏璧与一百两黄金给乡下人,乡下人必定会选择一百两黄金;但如果用和氏璧与道德至言让圣贤的人挑选,那么,圣贤之人就又会选择后者。智慧越高深的人,他的选择越精明;智慧越是粗下的人,其取求也就越低劣。只有明白这一道理,才会领悟子罕所珍视的才是无价之宝呢!”
Ⅱ 我想写一篇身边廉洁家风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家风崇廉,顾名思义,正义、崇尚廉洁。我家的家风家训很普通,但让我受益匪浅。吾家王氏,首重孝悌,谨信亲睦,诚实做人,读书明理,自强不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我家最注重的便是孝了,每天我的爸爸就会主动的去为爷爷洗脚,为奶奶捶背,我也慢慢的受到了爸爸的影响,便天天帮奶奶做饭,洗碗,奶奶的脸上时不时就会朝我笑笑,那时的我也最开心,最快乐。
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做人要诚实,不可以撒谎骗人,但我也有时会撒谎骗人,如,我在家里,妈妈出去上班了,妈妈在出门前叮嘱我,要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这不,妈妈一走我便开始看电视了,我打开电视,换到我最喜欢的频道湖南卫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便忘了时间,时间过得真快啊,妈妈下班了,我一听见妈妈的脚步声,急匆匆的关掉电视,开始装模作样的认真做起作业来,妈妈问我:“你做过作业了吗?”我说:“做……做过了。”妈妈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我吞吞吐吐地说:“是……是真的。”我的这个谎言,就这样把妈妈骗过去了。之后我听了一句名言叫“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便不再撒谎。
有这么一件事让我明白了读书明理有多么重要,那天,正好是我阿太的葬礼,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人死后晚上必要有家属的陪伴,有很多人都来陪夜了,有外人,有家人,我们意外察觉到有一位家人没有来,那就是我爷爷的弟弟。我的妈妈、爸爸、我、奶奶、大伯,一起去他家找他问个清楚,可他给我们的解答却是:“人都死了,还陪个屁啊。”我们听了,开始与他有了争执,便大吵起来,而我们家又没有懂理的人,有理说不清,便被说回去了,从那时起我们家与他们家断绝了来往。那时,我被家人赋予了希望,一定要有出息,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让别人不再小看我们。
有句话说的好:“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我爱家风,我崇拜家风。
Ⅲ 廉政小故事,300字以内
公仪休是战国抄初期鲁国宰袭相,他坚持奉职循理,以德治国,始终不变,使朝廷大小官员自守清正,既不与百姓争利,也不妄取小惠。
公仪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宰相爱吃鱼,自然就有人主动给他送鱼。一天,有一送鱼者带着一筐上等新鲜鱼,给公仪休送来。但他坚辞不受。送鱼者大为不解地问:“听说宰相喜欢吃鱼,特意给您送来,不知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者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我才坚决拒绝接受任何人馈送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身为宰相,而宰相的俸禄足够我自己买鱼的开销,如今天我因接受别人的鱼而被罢免官职,那谁还给我送鱼呢?这就是我不受鱼的原由啊!”
Ⅳ 廉洁故事300字
东汉名臣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夜静无人之机,将白银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杨震为官,清正廉洁,从不谋取私利。在任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从不吃请受贿,也不因私事求人、请人、托人,请客送礼。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从中可见杨震的廉洁品德与高尚情操。
Ⅳ 300字关于廉洁的故事,跪求
廉洁小故事复
“只要我当总制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院的会上,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Ⅵ 关于廉洁的故事,短一些的
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八抬大桥,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大显威风,而是身着便服,脚踏草鞋,亲临乡下察访,即使在夜间出巡,也只让一个差役,提着写有“桥”字样的灯笼引路,从不打“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一次,山东巡抚包括向板桥索求字画,板桥画竹并题诗以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般诗情画意,生动表述了板桥身在官位,却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潍县遇到天灾。板桥关心民瘼,呈请,赈济。然后,他的请赈惹怒了上司,遭到打击报复,被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板桥遂愤然辞官,卸职返乡。郑板桥回到杨州,生活仍很贫寒,他在女儿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一生历尽坎坷,廉洁爱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笔,与世长辞。他身后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画日诗日书三绝”,更是留下了一个两袖清风的清风楷模。
Ⅶ 古代廉洁的故事(有名一些的)300字左右
海瑞一生娶妻三人,又有小妾两人。然而,他曾两次出妻,其中第二任妻子在结婚一版月即被逐出权家门,第三位妻子则于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去。这就不能不使人对海瑞对待女人的态度产生疑问,即使按封建的婚姻道德标准来衡量,海瑞的有些作为也是不可取的。此事一度被海瑞政敌拿来攻击海瑞杀妻,海瑞也不得不上表自辩,称妻子是得重病去世。说海瑞杀妻是反对派泼脏水的龌龊手段。不过海瑞妻子的遭遇,的确反映出清官贤宦的妻子不好当。 海瑞有一女,五岁受他人一饼,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名,将女儿禁闭致死。纵观两千年封建史,未曾见此绝情之举。此事不见于正史,出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总体而言可信度不高。海瑞在任江南巡抚时因打击土地兼并,惩治贪污腐败而得罪了当地所有官僚地主。沈德符家虽系浙江嘉兴地主,不过纵观《万历野获编》一书,其持论颇正,故而此事真实难验证。
海瑞,包青天
Ⅷ 廉政小故事200~300字左右
古代廉洁小故事1: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回一罐腌制好的鱼。答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古代廉洁小故事3: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Ⅸ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 字数一般
1、羊续:“悬鱼太守”
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袁律修:“五代清郎”
隋朝袁律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为官50余载,却两袖清风,连升酒薄礼也不收,人们皆呼他为“五代清郎”。
3、范景文:“二不尚书”
明代的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6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
4、陈滨:“苦行老僧”
清代古田县人陈滨,居官清廉,政绩显着。他常对人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后来巡抚湖南、福建。当官20余载,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
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缺路费。在衙门里,他吃的是瓜果素菜,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康熙皇帝称他为“苦行老僧”,此名不胫而走。5、汤斌:“三汤道台”
清代岭北道道台汤斌,为官多年,竟毫无苟取,坚持以清贫为本,每日以豆腐汤为肴,许多百姓便敬称他为“三汤道台”。意思是说他: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廉,生活像黄连汤那样苦涩,对世道人心像人参汤那样滋补。
Ⅹ 廉洁奉公的故事三百字
吴隐之,到广州做官,从“贪泉”路过,听随从说起有这么一回事,回便去看看。他看答见所谓的“贪泉”实际上只是山泉,就蹲下捧着泉水畅饮,随从见状赶紧上前阻拦:“这是贪泉,千万不能喝啊!”吴隐之哈哈大笑,说:“什么贪泉不贪泉的,我就不信这个邪。贪婪的人不喝也会贪,清廉的人就算喝了也能保持廉洁。”随后还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廉政的决心:“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传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但我认为,如果让品德高洁的伯夷、叔齐(殷商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喝了它,一定不会改变廉洁之心的。
吴隐之笑酌“贪泉”明廉志,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表现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关于廉德的优秀诗句和故事(关于廉的古代故事,诗句急)
1、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4、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6、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7、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8、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
9、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10、孙中山
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时,留下了一份《家事遗嘱》:“余因尽粹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先生为中国的独立与自由奋斗了一生,功勋卓著。他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的大总统,但临终时留下的遗物只有一些生前的衣物,2000多本书籍,还有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住宅。这份《家事遗嘱》就是孙先生一生廉洁的真实写照,怎能不令人动容?
关于廉洁廉政的小故事
1.关于廉的古代故事,诗句 急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2.关于廉的古代故事,诗句 急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
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3.关于廉洁自守的诗句,名言,故事等明.于谦 两袖清风
廉政名言警句
、廉洁自律,警钟常鸣
2、廉洁自律,从我做起
3、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4、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5、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6、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7、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8、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9、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10、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逸为耻
12、被物质欲望所束缚,会觉得生命可悲。
把廉洁勤政记心中,会感到一生充实。
13、淡泊名利好比清茶一杯静心正身,
务实为民好比功积如山德载千秋。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
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
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17、贪婪和幸福永远不会牵手。
18、做官不患位不尊而患德不崇,勤政不患禄不厚而患知不博。
19、功过是非须经历史检验,廉洁勤政要由群众评说。
4.有关廉政的故事或故诗明.于谦 两袖清风的故事
入京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权倾朝野、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5.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唐.白居易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况钟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明.胡守安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晋.吴隐之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蔡信芳 赞同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 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 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 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 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清廉是面明镜,它能照见领导干部的本质. 清廉为本一身正气, 不贪不沾利国利己. 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 警钟长鸣,分公私美丑; 廉洁自律,显浩然正气. 众志成城,高举反腐大旗. 齐心协力,惩治贪官污吏. 廉洁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财富更重要的财富. 勤以修行,俭以修德,勤俭足以持家; 廉以修身,洁以养性,廉洁必可兴邦.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廉洁是善,腐败是恶,善恶明辨,国泰民安. 廉政承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践诺. 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廉洁为好.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法.安格尔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不贪为宝。——左丘明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
——柳宗元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刘向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刘向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法.巴尔扎克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诗经》 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汉?班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晋?杨泉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隋?王通 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唐?杨炯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唐?王勃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唐?王勃 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唐?张九龄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唐?崔颢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唐?柳宗元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宋?王安石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宋?林逋 新月无私照,落日有余辉。
——宋?潘阆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 ——元?曾瑞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明?薛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 ——明?冯梦龙 吏肃惟遵法,官清不爱钱。
——明?冯梦龙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
6.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入京诗
(明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书端州郡齐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入京诗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7.关于廉政的古诗大全1、《石灰吟》明代:于谦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2、《书端州郡斋壁》宋代:包拯
原文: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译文:清正廉洁、正直为做人的根本,秀丽的木材最终会成为房屋,精钢不会造成钩。
3、《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
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4、《招魂》先秦:屈原
原文: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译文: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具有如此盛大的美德,被世俗牵累横加秽名。君王不考察这盛大的美德,长期受难而愁苦不尽。上帝告诉巫阳说:“有人在下界,我想要帮助他。
5、《七谏》两汉:东方朔
原文: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译文:世俗之人改清洁为贪邪,伯夷宁愿守节饿死首阳。独行廉洁啊虽不容于世,日后叔齐终得美名扬。层层乌云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灿烂光芒。忠臣坚贞欲进谏,佞人在旁谗言诽谤。
8.有关廉洁的小故事、句子、名言警句1四知先生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达,于是向朝廷举荐他(为官),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职到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的地位。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黄金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杨震于是因为“四知”先生闻名天下。2子罕不受玉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懂玉的人看,他们说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3鲁相嗜鱼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不敢要求他们的表现;有不敢要求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看这里 好多小故事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0
9.有关廉洁的名言故事两袖清风
(释义)比喻为官清廉,除了两袖清风外一无所有。
〔故事〕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就担任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明宣宗很赏识他的才能,先后破格提拔他为河南、山西巡抚。于谦尽管身居高官,但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明宣宗去世以后,九岁的太子朱祈继位,就是明英宗。因皇帝年少,宦官王振专权。王振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大臣们都叫他“翁父”。
于谦看不惯他独揽朝政,从不逢迎他。为此,王振对于谦非常忌恨。当是外省官员进京朝见皇帝或办事,都要贿赂朝中权贵,否则寸步难行。于谦在担任巡抚从外地来京时,他的幕僚建议他买些蘑菇、绢帕、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孝敬权贵。于谦从来不这样做,他甩了甩两只宽大的袖管,说:“我就带两袖清风!”
回到家里,他就写了一首题为《入京》的七绝诗。他在诗中写道: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廉政小故事200~300字左右
廉洁小故事3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官员为政清廉与否,自律相当重要,但他律亦不可少。下面的几则古人劝廉的故事,对于今天加强廉政建设无疑也大有裨益。
母劝子廉
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动让人退回,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妻劝夫廉
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兄劝弟廉
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老劝新廉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下劝上廉
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任丘县县尉。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县令置酒感谢刘焕:“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一字”故事见清廉
晏婴一裘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廉政小故事(清正廉洁小故事)
古代廉洁小故事1: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古代廉洁小故事2: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古代廉洁小故事3: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丶自律,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廉政小故事,身边的廉洁小故事。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我的父亲既是一名光荣的军人,又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虽然他总是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很少陪伴我,甚至有时像个“陌生人”,但他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父亲。
曾听母亲讲,因为父亲回家的时间不多,幼儿时的我一直都不“认”这个父亲。有一次父亲出差回家,我对他不熟悉,竟然有些害怕,转身钻进了母亲怀里。父亲有些不知所措,想要抱抱我,却又不敢靠近。后来母亲和奶奶不停地哄我,告诉我这就是爸爸,我才怯怯地叫了声“爸爸”。也许在一个孩子看来,不能经常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就是“陌生人”。
后来,我上了小学,父亲常常从早忙到晚,他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深夜里轻细的开门声。那时我对他更多的态度是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可以每天陪着自己的孩子,我的父亲却总是在不停地工作?更让我懊恼的是,难得有个节日,一家人终于可以围坐在一起聊聊天,父亲的电话却总是一个又一个、接起来没完,转身又回到单位我问母亲为什么他这么忙,母亲总是笑着说:“父亲在忙很重要的事,等你长大了,就能理解了。”
再大一些,我渐渐明白了父亲身为军人的付出与不易,但对他从事的具体工作依然知之甚少。当他因为工作遭到威胁恐吓时,我很害怕,劝他别太较真、以免得罪人,他严肃批评我:“纪检监察工作总要有人干,如果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害群之马谁来管?纪检监察干部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听‘骂声’总比听‘哭声’要好得多,那些人早晚会明白,严管才是厚爱!”“好心规劝”换来一顿训斥,从此我便不愿与父亲交流,冷战成了我们父女间的“家常便饭”。
如今我已考入军校,正在延循父亲走过的足迹。通过学理论、上党课、练技能、察时事,心中对“国之大者”越来越清晰,深刻体会到父亲肩上那种责任感、使命感,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难免要舍小家为大家。想到自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亲闹别扭,不由得心生愧疚——原来,不曾读懂父亲内心世界的我,才是那个“陌生人”!
回想起父亲每次离家时回望的眼神,我到现在才读懂了其中不舍与自责,真切体会到彼时“陌生人”内心的酸楚与无奈。从父亲身上,我看到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一名军人的血性与刚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与信仰,父亲犹如一座灯塔引领我前行的航向。我愿追随父亲的脚步,争做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与他并肩成为军队正风肃纪反腐征程上的“父子兵”!
中国古代廉洁故事有哪些?
廉政小故事(一) 郑板桥为官倡导简肃,把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看成是桎梏,他察看民情,不像别的官员那样八抬大桥,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大显威风,而是身着便服,脚踏草鞋,亲临乡下察访,即使在夜间出巡,也只让一个差役,提着写有“板桥”字样的灯笼引路,从不打“回避”、“肃静”之类的牌子。一次,山东巡抚包括向板桥索求字画,板桥画竹并题诗以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般诗情画意,生动表述了板桥身在官位,却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乾隆十七年,潍县遇到天灾。板桥关心民瘼,呈请,赈济。然后,他的请赈惹怒了上司,遭到打击报复,被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板桥遂愤然辞官,卸职返乡。郑板桥回到杨州,生活仍很贫寒,他在女儿嫁奁诗中写道: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陷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郑板桥一生历尽坎坷,廉洁爱民,于乾隆三十年放下了手中的如椽之笔,与世长辞。他身后留下的不啻是成百上千幅的“日画日诗日书三绝”,更是留下了一个两袖清风的清风楷模。 廉政小故事(二) 陈宾是清康熙年间的名臣,他廉洁爱民,一生“不以富贵樱心”,被誉为“天下清官”。 陈宾任台厦道时,应得公俸银三万两,他一两也不取,全部捐于修建炮台等公事。 康熙53年(公元1714年),陈宾任湖南巡抚,为了除弊便民,他提出“崇节俭以异民财”,“禁馈送以肃官箴”。他成其反对贪污,明确提出“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陈宾的这些规定,深得百姓拥护,也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勉。 陈宾后调任福建巡抚,第二年,暂兼闽浙总督。他奉命巡海时,拒绝沿海官吏供给招待,同时,把所得公费银一万五千两,拨充公饷,用于地方事业。康熙五十六年,陈宾决定奖励清廉属吏。规定下级官殒中,凡征收赋税时不究呼追索,中用重戥,不加火耗(火耗,明清弥补所征赋税银两熔铸折耗的加征),无挪移亏空者,均破格奖励,一次即奖励12名清廉官员。 廉政小故事(三) 清朝雍正皇帝曾取一系列措施,革除弊政,惩治贪污,整肃吏治。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行地方官“养廉金”制度。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接受了山西巡抚诺岷等人的建议,首先在山西实行“养廉金”制度,即确定一定比例的“火耗银”(雍正时,火耗列为正税,存留地方备用),由官腐统一征收,提解布政司库,然后按期分发给各级地方官吏,作为正俸以外的“养廉金”。至雍正五年(1727年),这项制度正式在全国推行。地方官按品级和职务的高低,领取数额不等的“养廉金”,以解决部分地方官吏的低薪问题。 “养廉金”制度的实行,对于从积极方面防止官吏贪赃枉法,使地方官养成和保持廉洁的操守,具有一定的作用。 廉政小故事(四) 王公桥 南宋的王十朋,曾任饶州(今江西鄱阳县)地方官。饶州紧邻鄱阳湖,常有盗匪出没其间,百姓深受其害。王十朋到任后,宣布对盗匪将严加处罚,以敬效尤,一时间威震四方,盗匪闻风而逃。从此,饶州太平,百姓视王十朋为“青天”。 数年后,朝廷要把他调往 州。饶州百姓得悉后,纷纷前来看望,并联名上书意欲挽留。在难舍难分中,王十朋打点行装,毅然奔赴 州。但是,沿路的一座桥已被苦留他的百姓拆断,他只好绕道而行。乡民们知道无法挽留,便扶老携幼,痛哭流涕,送了一程又一程。后来,人们将拆断的槔修复,取名为“王公桥”。“戒石”的由来 宋太宗在位期间,曾令全国各州、府、县衙署大堂前,立石一块,南向刻“公生明”三字;北向刻“戒石铭”十六字,全文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下天难欺。”这石称为“戒石”,使各级官吏进出均能见到。约140年后,南宋高宗颁黄庭坚手书“戒石铭”于各州府县。因此,后人提起“戒石铭”,都知道系黄庭坚所书。 这十六字“戒石铭”,并非宋太宗御制,也不是他的首创,而是后蜀主孟昶所作。孟昶虽是亡国之君,但为政却有可取之处。这“戒石铭”是他颁发境内各州县官吏的“为官守则”,全文共二十四句,宋太宗摘取其中四句。这四句用现代话来表达即:“你们领的工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老百姓容易被你们欺压,但老天爷是不容你们得逞的。” “公生明”三字,语出《荀子?不苟篇》:“公生明,偏生暗……此六生者,君子慎之。”又《荀子?正论篇》:“上公正则下易直,易直则易知,易知则易明,是治之所有生也。”也用现代话来解释:“在上的为官公正,导致在下的百姓都能明白事理,天下就太平了。”这戒石用了几百年,历经元、明两代,后有人以出入不便为由,将立石改为牌坊,文字刻在牌坊上,戒石遂废。现在戒石是看不到了,但保定市“直隶总督署”旧址还保存着完好的木牌坊。县令拉纤 晚唐时,四川益章县令何易于勤政爱民,清廉正直。一次,利州刺史崔朴带着随从、宾客泛舟春游。当时,官船行至何处,就从当地征夫拉纤。 当官船行至益章时,有人发现拉纤的人中有县令何易于,于是就报告崔朴。崔朴得知后很吃惊,便招来何易于:“你身为县令,为何亲自拉纤?”何易于答:“方春,百姓忙于耕地、养蚕,时间非常宝贵。我足为县令,但没有其他事,所以来充役拉纤。”听完他的话,崔朴等一帮人满脸通红,赶忙下船,骑马走了。斛律光持身节俭 北齐左丞相斛律光严于律己。带兵上前线时,部队安营扎寨不完毕,他不走进自己的军帐。若两军交战,他必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在朝理政时,他谨慎、务实,事必躬亲。平日生活十分俭朴,远声色,杜馈赠,罕见宾客。 后因仇敌离间,后主高纬疑其谋反而将其。抄家时,仅得弓15张,箭百枝,刀7口,枣木杖20束,以及朝廷赏赐的槊2根。雷义不收谢礼 后汉时,任郡公曹的雷义,曾依法使一个原拟判的人免受死罪。该“罪者”出狱后,给雷义送去2斤黄金,以谢其救命之恩,但雷义坚决不收。后来,此人趁雷义农人未见,将黄金放到了雷义家的天棚上。 好多年后,雷义家修理房屋时,发现了天棚上的黄金。因该“罪者”已去世,雷义就将黄金交给了官府归公。郭祖深食瓜报布 南北朝梁武帝时,郭祖深任后军行参军。他针对当时政弊,上书武帝:“陛下宠勋太过,驭下太宽,故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愿去贪浊,进廉平,明法令,严刑罚,禁奢侈,薄赋敛。”其言论虽不为武帝所用,但不得不嘉其“直言”。 郭祖深不但口出良言,而且身体力行。他任南州校尉时,搜查奸恶,不避王侯权贵。他带兵严明,每有用兵之时,总是令自己的亲属为先锋,如有不从,立即斩首。他衣食节俭,常穿一件旧衣,“食不过一肉”,从不接受任何人的馈送。 百姓对他十分敬重。一次,一老妪送他一只早熟的青瓜。他推辞再三,实在无法,只好收下,后立即叫家人送了一匹布给她。雍正“只信一半” 古时,官员初到任,往往先极言吏治民生如何不堪,及过数月,则奏报已如何“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以示政绩。对此,清朝的雍正皇帝明确表示:“只信一半”,并要求吏部据实考察政绩,不要轻信汇报。 其当政时,某地一官员为获取政绩,不分春夏秋冬,频繁征调民工大修水利,又强令“丁均出钱五百以资”。水利修成,奏报上来。吏部提议擢升他,但雍正派人一查,政绩是实,但却耽误了农业生产,加重了农民负担,“民主怨言”。 于是,他提笔批曰:“不允!”断了此人的升官之路。“咸、苦、辣、酸”待巡抚 清朝,翰林院检讨王 运,为政奉公廉洁,生活极为简朴。他把住宅建在一条狭小的巷子里,大门做得很矮。王 运说:“我房子建在小巷内,来看望我的为官者,坐轿骑马都不能入内,可为国省金;大门作得低矮,可让来都弯腰低首思想贫苦百姓之疾苦。” 有一次,王 运的学生、山东巡抚喻成格来看望他。王 运特地办了咸鱼、苦瓜、辣椒和酸薤四碟小菜招待。席间,他对喻成格说:“你读书入仕,吃多了美味佳肴,今日我请你尝尝这咸、苦、辣、酸的味道。”喻成格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回去后,写了一副对联挂于书房,作为座佑铭:“谒恩师,遵训诲,处世须尝四味;礼贤士,察民情,虚心当低一头。” 从此,喻成格一心为民,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了百姓的赞颂。烧船称钉 宋朝官办船厂,工匠常钻管理不善的空子,虚报用钉数,中饮私囊。造船官员苦于钉子钉入船中,无法取出称量,只好听任工匠虚报多领。 有个叫许元的出任发运判官,上任后,想要革除这一弊端。一天,他来到造船场地,令工匠拉过一艘刚完工的新船,点火焚烧。船烧过错了,留下一滩船钉,他叫人将船钉集中过秤,称得船钉只相当于“所破(报销的)钉十分之一”。从此,以此船用钉数为参照,堵住了虚报用钉数的漏洞。金额大写的由来 明朝初年,曾发生一重大贪污案——“郭桓案”。郭桓曾任户部待郎,任职期间,他利用职权勾结他方官吏,大肆侵吞钱、粮贪污累计达2400万担精粮。该案牵连众多官吏和全国许多地方的地主。 朱元璋闻知此案,大为震惊。他下令将郭桓等同案犯数万人斩首示众。同时制定了严格的惩治经济犯罪的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定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杨坚惩子 隋文帝杨坚的三子杨俊,从小被立为秦王,十多岁做官,立了不少战功。因此,他根本不把国家法令放在眼里,指使手下人想方设法盘剥百姓,弄得民不聊生。隋文帝得知后,派人去调查处理,将杨俊的爪牙抓起了百十人。即使如此,杨俊仍然不思悔改,他让人照着皇宫的样子,给自己盖了官殿,用高级捍料涂抹墙壁,黄金和白玉铺垫台阶,房柱和门窗上镶着明镜和定珠……整日吃喝玩乐,鱼肉百姓。隋文帝一怒之下,下令撤了杨俊的官职。 大臣杨素对隋文帝说:“对秦王的处罚过重了,请陛下再考虑一下吧!”隋文帝严肃地对杨素说:“子弟和老百姓,用的应该是同一个法律。你难产是想让工带头破坏国家法令吗?” 就这样,隋文帝最终还是撤了杨俊的官职,并且令人将杨俊宫里奢侈豪华的装饰全部毁掉。不久,杨俊就得病死了。 廉 石 清时,兴化有一任县官姓严名清,他刚上任就宣布:"兴化一方天,严清留清名。" 严清这人说到做到,他清正廉洁、办事公道,不收礼,不听谗言,称他"案案清,事事公"。转眼间,严清3年任期已满,清清白白,无人不夸。严清自己也很高兴,在离任时,他专门办了10桌酒席,在县衙上公开答谢众人,表示自己信守诺言,清清白白来,清清白白去。谁知在开席前,来了一个少年人,手上拎一条大青鱼,鱼上还贴了张条子,上面写着:"父不送行子送行,头上清来尾不清。"严清再看看那条青鱼,真是一身青到底,就是在尾子上洒了一点石灰水是白的。他晓得了:这就叫头清尾不清呀!事情出在今天的宴席上。严清即命人撤去宴席,开船启程。 严县令来时一把扇,去无一顶帽,空船一只,更无仆人,船轻压不住浪,他就叫船家搬了河边一块大石头压在船头上,自己坐在后舱,小船平稳前行。经过两天两夜,严清回到老家,他关照船家,别忘了把从兴化搬上船的石头带回兴化,并赋诗一首交船家带回:"头清尾不清,石头压船身,千里还青石,寄望后来人。" 几天过后,兴化的父老乡亲见到了石头和严大人写的诗,忍不住流下眼泪。那块石头被船家仍丢在水码头边。第二年春天,石头旁边长出了一支青竹。从此,人们把这块石头叫做"廉石",把旁边的竹子叫做"忆清"。 兴化的怪才郑板桥最喜画"石竹图"送人,一是怀念严清县令,二是对严清还有负疚感,因为那条大青鱼就是他叫儿子送去的。
1.鲁国宰相公仪休拒不收鱼。
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廉政,不受人鱼而被流传后世。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鲤鱼,有人就送鲤鱼给他,他拒而不收。其子问原因,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却而被免去宰相之职,那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鱼来吃。因此,我是决对不能收人家送的鱼。”
2“新鞋踩泥”。
《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3“子罕辞宝”。
《左传·襄公十五年》载文: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故事中,子罕恪守“不贪为宝”的信条,巧妙拒玉,寓意深刻,真正给人教育和启迪。
4“灭官烛看家书”。
据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记载:北宋时期有位州官,为人极其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这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把官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己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有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更足以让当今存在公“话”私打、公车私用、公请私吃、公费私游等等凡此种种揩公家油的一些领导干部汗颜。
点击排行
随机内容
-
编写科幻故事作文400字 快乐怎么写_编写科幻故事作文400字 快乐怎么写的
-
神话故事作文四年级200字_神话故事作文四年级200字左右
-
红色经典作文800字优秀_红色经典作文800字优秀范文
-
神话故事作文女娲造人_神话故事作文女娲造人200
-
国庆节作文500字左右四年级怎么写_国庆节作文500字左右四年级怎么写的
-
神话故事作文300字_神话故事作文300字四年级
-
神话故事作文450字_神话故事作文450字左右四年级
-
我的祖国作文300字左右_我的祖国作文300字左右三年级
-
成长的那一刻作文600字初一细节描写_成长的那一刻作文600字初一细节描写怎么写
-
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有哪些_以体验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有哪些呢